高中畢業已經有好幾個月了,然而,張慧芳還待在家裏吃閑飯。
媽媽楊巧珍對她說:
“你爸在二汽粉末冶金廠當廠長,如果我們全家都搬過去,雖然你也免不了要到農村去插隊落戶,可是,歡樂河公社離家比較近,我想:我們還是全家都搬過去吧!”
“我同意!”張曉峰對姐姐說,“到那裏插隊你可以隨時回家,如果留在長春,你就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插隊,想回家可就難啦!”
“曹春福和韓素梅兩家都已經決定搬到十堰去了,我們家也跟著過去吧!”
於是,他們三家就一起從長春搬到了十堰。
一天,張慧芳正在家裏看書,韓素梅來了,她對張慧芳說:
“過幾天,我就要和曹春福到農村去插隊落戶了,你能不能跟我們一起走?
“我的病還沒好利索呢!現在離過年隻有一個多月了,我想過了年再去。”
“好吧,那你就好好地在家裏養病吧!”韓素梅對她說,“我們要去的那個茶場有一個知青叫陳文海,他還是上海人呢!”
“徐春生不也是上海人嗎?”張慧芳說:“他認識我弟弟,他在我弟弟麵前說了很多有關陳文海的一些情況。那年,也就是1971年吧,在從上海前往十堰的路上,陳文海認識了張牡丹。他們倆看上去就像是一對親姐弟。有人說:張牡丹是陳文海的初戀情人。”
“這隻是傳聞,未必確有此事。”
“等我去了十堰以後親自問一下陳文海,看他怎麼說。”
天好不容易晴了!
一輪紅日高高地懸掛在蔚藍色的天空中。
知青們正在山上築梯田,忽然,從山下傳來了一陣汽車的鳴笛聲。
陳文海連忙對知青們說:
“一定是曹春福和韓素梅他們來了!”
“那我們還不趕快下山去迎接?”陳雅麗對大家說道。
於是,他們一路歡笑地向山下跑去。
剛走到半山腰,他們就遇到了正向山上爬來的大隊書記田向陽。
“你是不是又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王雪純問道:“是曹春福和韓素梅他們來了吧?”
“對!你們幾個是不是下山去迎接他們?”
“是啊!我們就是去迎接他們的!”
“那你們就趕快下去吧!”
來到山下後,他們沿著小路向前跑去。
剛走到半路,就遇到了迎麵走來的曹春福和韓素梅。
“熱烈歡迎!”陳文海和曹春福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陳文海指了指曹春福,然後問韓素梅:
“你們倆都是東北人吧?”
“對啊,我們倆都是東北人。”韓素梅問他,“你是怎麼知道的?”
“聽別人說的唄!張慧芳怎麼沒跟你們一起來?”
“她病了!”
“那她什麼時候才能來啊?”
“過了年吧。”
看到楊冬生挖了一大堆石頭,陳文海也想試試。可是,任憑他怎麼使勁,岩石上隻留下一道道白印,他感到很奇怪,便問楊冬生:
“你一挖就能挖一大堆,我怎麼連一小塊都挖不下來呢?”
“你沒有掌握竅門,當然挖不下來了!”
“挖石頭還有竅門?”陳文海連忙對他說:“什麼竅門?快告訴我!”
於是,楊冬生便為他講起了挖石頭的竅門。
後來,陳文海按照他說的竅門去挖,果然把石頭挖下來了。
陳文海對他說:“你這竅門是從貧下中農那裏學來的吧?看來我們到農村來還真的來對了,我們還真的應該好好向貧下中農學習呢!”
田胖子在一旁插言道:“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叫你們來的,還會有錯?別看你們是從城裏來的高中生,還得接受我們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陳文海不假思索地說道:“你放心好了,我們一定會好好地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在休息的時候,張建國對陳文海說:
“剛才,你不該在田胖子麵前那麼說,你難道沒看到他那副得意洋洋的樣子嗎?”
“我們不該計較田胖子的態度!再說,田胖子畢竟也是貧下中農嘛!”
“中國的農民就是太自私,小農意識強!他們身上還有很多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
“你說得沒錯,貧下中農也需要改造自己的世界觀!”
正圍坐在火盆邊烤火,田大亮和王春燕來了。
“外麵好冷啊!”王春燕撲了撲身上的雪花,跺了跺腳。
“快來烤火!”王雪純連忙讓出一個座位,“你有好長時間沒到我們這裏來了。”
“我們團支部準備了幾個節目。我想:除了回鄉知識青年,你們下鄉知識青年也參加。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