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2 / 3)

聽吳克善不以為意的語氣,哲哲有口難言,難道她要說大汗對那美人不是消遣?

整整尋了四年,把漠南盟部和關外城池尋了個遍,下一步是不是潛入關內,前往中原了?

這也罷了,四年來,大汗連後院都很少踏足,更是沒有同她過夜。

她實在不敢大張旗鼓,故而打探的消息極少,卻足以讓人心驚肉跳。恰逢吳克善朝見,哲哲心下稍安,想讓侄兒幫忙出力,若能找到解決了最好,話到嘴邊,卻怎麼也說不出口了。

見她捏著帕子,眼底遍布陰雲,吳克善低聲安撫:“科爾沁需要一個阿哥,大汗也是這樣期盼的。”

這是在暗示她,大汗的繼承人將會出自科爾沁。

思及自己不再年輕,膝下唯有兩個女兒,玉兒同樣生了個格格,哲哲掐緊掌心勉強一笑,再沒有心思去想美人。

是了,當務之急便是幫助玉兒爭得大汗的寵愛,生下具有黃金血脈的兒子。漢女不過是個玩意兒,就算找著了又如何?

便是誕下阿哥,卑賤血脈絕不可能繼承汗位,是她多慮了。

“大汗,吳克善貝勒正往崇政殿來。”

“姑侄幾個敘完舊了?”

“是。”恩和斟酌著說,“大福晉向貝勒爺提起尋人之事,言語多有怨懟。”

皇太極低沉一笑,笑意未達眼底,“隨她去。”

恩和放輕呼吸,不敢深想這話隱藏的含義,隻心裏暗歎一聲,大福晉糊塗。

吳克善一到殿外,便被汗宮總管迎了進去。

還未見禮,皇太極闊步上前,步伐邁開不過幾息,高大矯健的身形顯露無疑。他微俯下身,托住吳克善的手肘,行動間,雙臂肌肉隱隱起伏,薄薄貼著內裏筋骨。

“遠道而來就是客,不必多禮,快坐。”

雖說年輕好些,隻消一照麵,吳克善渾身的青澀盡顯,氣勢落了不止一籌。但皇太極是他頗為推崇的姑父,吳克善沒有退縮害怕的情緒,欣然應了下來,多年不見,大汗的氣勢更勝從前。

那是淵渟嶽峙的王者風範。

見他麵不改色,皇太極眼底閃過笑意,“好小子。幾年不見,長高了,長壯了,更有巴圖魯的模樣了。”

聊了三兩句家常,便問起科爾沁近況,還有同察哈爾交戰以來,蒙古諸部的動向。吳克善早有準備,說話間,恩和端上熱茶,白色瓷杯鐫刻著綠柳,配的漢字像是一首詩。

吳克善不認得那些字,卻深知大汗推崇漢學,甚至在今歲頒布詔令,強製年滿八歲、貝勒大臣家的子弟讀書,讀的還是滿漢課程。

詩篇不足以引起他的注意,可那杯璧上的圖案,太像了,簡直與穗絡繡的花紋別無二致!

有關穗絡的一切,原本藏在心底,可今兒哲哲問起,又遇上麵前的瓷杯,巧合之處太多太多,簡直像是預謀好的,他的心思全然亂了。

雖極力掩飾,皇太極還是察覺到他的心不在焉,不由停下問話,俊雅麵龐顯得溫和:“莫非茶水不合心意?”

吳克善一愣,連忙告罪:“沒有的事,讓大汗見笑了。”

他強打起精神,隨後的問答再沒有出過紕漏,唯獨不去看麵前的茶盞。

仿佛它是什麼洪水猛獸,觸不得,碰不得。

吳克善告退之後,叫人領著在宮內安頓。皇太極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微眯起眼,指腹摩挲杯璧,片刻淡淡道:“他在清寧宮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叫人詳細上報。”

恩和伺候主子多年,早就鍛煉出一副好眼力,將科爾沁貝勒的不對勁看在眼中,聞言點頭應是,召來侍從吩咐幾句。

約過半個時辰,消息彙成一張薄薄的紙,遞在皇太極的案頭。

他接過仔細地瞧,半晌挑起眉:“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