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 無懈可擊(1 / 3)

在橫濱國際體育場場內記者席上,來自艦隊街各路記者都在現場觀戰,有的人是單純地觀戰,隻憑頭腦與見識來閱讀比賽,比如《泰晤士報》的大衛-米勒,比如BBC的詹寧斯,但也有記者是用筆去記錄比賽中發現的一些小細節,作為賽後戰報的切入點,如《太陽報》的霍華德,《每日郵報》的理查德。

身為同行,自然互相認識,偶爾免不了要打打交道,互相賣個情報或是合作一番炒作熱點。

理查德看著身邊來自《太陽報》的湯姆森,忽然想起了大約在8年前,他倆都是業內新人,跟蹤豪門的工作自然有前輩去做,他們錦上添花不過也是為他人做嫁衣,於是隻能自己去跑新聞,挖掘新鮮話題,於是,兩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獅穴球場碰了麵,等著看那位一擲千金富家公子的鬧劇如何收場,這一等,就是八年,這八年中,笑話肯定有,鬧劇也不少,隻是怎麼看,米爾沃爾這當年寒磣到家的流氓球隊,可能這輩子都無法與他們曲終人散。

不可否認,他理查德再如何心高氣傲,甚至跟湯姆森初次認識時還提點對方如何在《太陽報》那嘩眾取寵的地方出人頭地,到頭來,還是要承認,狗屁的能力,無非是運氣好,最先撞上了米爾沃爾的奇跡,從頭到尾的見證,搭上了狂獅內部關係,這才有了金飯碗,有了能讓業內新人羨慕的地位與能量。

理查德扭頭看著眉頭緊蹙下筆如飛的湯姆森,對方真像個學習標兵,每次碰麵,都能看到他筆不離手地記錄什麼,隻是見諸報端的新聞稿,說實話,理查德覺得沒啥含金量。

這八年來,他一直覺得他和湯姆森互換東家才對,給《太陽報》打工,娛樂大眾才是第一位,湯姆森偏偏就有股類似學者的正派作風,下九流的招數不願付諸筆下,反而是他理查德葷素不忌,有時寫一篇嘩眾取寵的稿子給上頭,反而被直接駁回,還要被教訓一頓,說什麼《每日郵報》要有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底線雲雲。

但真要換東家,理查德反而不樂意,損失太大,因為最大的金主,也就是米爾沃爾,需要的還真是有節操的喉舌合作者,像《太陽報》那種無底線的媒體,盡管也會偶爾合作合作,卻肯定是防範更多,指不定哪天就鬧崩了。

“這麼多年,你怎麼還沒搞明白一件事呢?”

湯姆森冷不丁聽到理查德的話,扭頭一臉疑惑。

理查德朝大衛-米勒的方向撇撇嘴,問:“你能比他看比賽看得通透?”

湯姆森握著鋼筆的手有些僵硬。

理查德再瞥了眼詹寧斯,問:“你能比他更能了解英格蘭與德國的整體發展趨勢?”

湯姆森把鋼筆隨手一丟,被打擊得不輕,不服不行。

不說大衛-米勒分析具體比賽的專業眼光他望塵莫及,就連同事坐在他旁邊的霍華德,他也自問不如,而BBC的詹寧斯,雖說很少對一場比賽發表分析,卻在球隊綜合實力波動有著一針見血的獨到見解。

想知道一場比賽具體對碰誰輸在了哪裏,誰又贏在了何處,大衛-米勒的大作會讓你有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的感覺。

但若要說一支球隊是強是弱,為何強,又為何弱,詹寧斯見微知著以小見大的預見性還有事後諸葛亮的本事,其他人真是甘拜下風。

湯姆森狠狠地瞪了眼理查德,反問道:“你又比他們如何?”

理查德沒臉沒皮地聳肩道:“我當然不如他們,這些年,你見過我撰寫新聞稿,跟他們是一個路子嗎?說句實話,足球場上的刀光劍影也好,暗流湧動也罷,我根本看不明白,我就看得到誰進球了,誰是比賽中最出彩的那個人。”

湯姆森想要諷刺對方幾句,可張張嘴,化作一歎。

對方這是有自知之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