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炮、挑戰權威(2 / 2)

陳懷恩是國際著名的考古大師,在古文物研究上有極深的造詣,並且有多部著作多個譯本在國內外發行。其人也學識淵博、講課不備教案不帶課本,想到哪兒講到哪兒,深受學生的喜愛。

陳懷恩也確實見這些剛剛踏入考古殿堂的菜鳥們大長了眼界,從圓明圓到敦煌石窟,秦始皇寢穴到曹操七十二塚,從‘紅色**軍’珍寶之謎引到加勒比海盜珍寶之謎。旁征博引,順手撚來,讓眾人聽的如癡如醉,仿佛跟著陳恩懷的思路漫遊在一幅幅風情迥異的人文古卷當中。

當陳恩懷講到《清明上河圖》失蹤之秘的時候,蘇澈的心裏砰然一動。

“由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瑞繪製的不朽傑作《清明上河圖》是繪畫史上的無價之寶,它是一幅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長卷風俗畫,通過對市俗生活的細致描繪,生動地再現了北宋汴京承受平時期的繁榮景象------此畫最初落入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之手,1945年倭國關東軍司令官田乙三通知溥儀遷都通化,匆忙之下,哪有帶走那麼多的珍玩古卷?所以,無數的寶藏連同那四個版本的《清明上河圖》便被宮女侍衛們搶購一空------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四個版本的《清明上河圖》被溥儀帶走,卻最終落入倭國人手裏------”

蘇澈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陳恩懷雖然學富五車,終究有一些東西是不會知道的。這幅《清明上河圖》他恰好在一個老人家哪兒見過,所以現在聽到陳恩懷說落入倭國人之手,就有些別扭的感覺。

可見到大家沉迷在他所陳述的事跡當中,便忍著沒有出聲反駁。隻是嘴角的一抹笑意還是被目光敏銳的陳恩懷發現了。

陳恩懷疑惑的看了蘇澈一眼,回想一下自己所講的內容,並沒有什麼不妥當之處,為何那個學生會流露出這樣的表情?似是反駁,又似譏誚,還有些明明知道你錯了,卻一笑而過放任東流的意味。

端起桌子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潤了潤嗓子,這才看著蘇澈問道:“這位同學,你對剛才的課程有不同的想法嗎?如果有的話,請盡管開口說出來。畢竟,真相是越辨越明了的。”

蘇澈原本不願意揪住陳恩懷的小辮子,畢竟,他也是從一些史料或者傳說中了解到的真相。可既然他主動問起,卻不得不將自己知道的一些真相給說出來。

回答問題是要站起來的,這讓蘇澈很有些鬱悶。站起來就能表達對老師的尊重了?這個過程反而是在浪費時間。

很多時候,蘇澈骨子裏流敞的驕傲讓人難以想象。但是既然是學生,就不得不遵守這一規定。

懶洋洋的站起來,說道:“我認為,《清明上河圖》還在國內。”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