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奇在敲打和考驗什麼?
很明顯,這種敲打和考驗絕對與白雪相關。
試著從這方麵去推理,白雪是被鍾柳山刻意釋放的,這在白奇的預料之內,且因此而催生出了第三重目的。
白奇將白雪給送出,不管是為了保全善良的白雪,還是為了洗白惡性的白雪,這都是不定式的。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白奇便順延了搶銀行的舉措,就是想要借由“無驚喜”這一點,暗示第五正白雪的善良屬性。
並且借由這種最後的考驗,也可以進一步地驗證第五正的價值觀是不是真的完備,且不會因為最後的惡性考驗而屈服。
最終的結果,是第五正堅定地選擇了正義,白奇也將善性的白雪給送到了第五正的身旁。
這就是一種相對完美的結局,也是白奇最後的用心良苦。
真的。就是如此簡單的一種價值傳遞過程嗎?
盯著毫無反抗之意的白奇又看了幾秒,第五正依舊不能從這個男人的外在表現之中看出一些什麼端倪。
正如白奇所言的那樣:
冬天的雪景再美,我也討厭冬天。夏天的蚊蟲再多,我也喜歡夏天。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似乎永遠也改變不了。
白奇和第五正都在按照自己所堅持的價值觀在不斷前行,不管是真的堅持,還是因為不可回頭的緣故,兩人誰也改變不了誰,隻能在事實層麵求取最後的共通性。
“白奇,首先需要通報你的是,你被捕了。
其次,我還想要告訴你一句:
人在見識過這世間的絕美風景之前,通常都會陷入到自以為是的傲慢之中,覺得這世間所有的風景,都如自己後院的那方平庸天地一般,毫無變化可言,亦毫無驚喜可言。
隻有當你真正遇見了,便會恍然如夢——一夢從前,一夢現在。”
這種最後的試探,就是想要從白奇的口中獲得一些最終的確認。
白奇,這個自以為是的男人,到底是在堅持著自己的棄車保帥計劃,還是在踐行著自己心中最後的一絲善良。
“是啊。
不信就是不信,不信的意義通常都是止步不前。
人這一輩子,最多好運個一兩回,又怎麼可能什麼好事都讓你給遇見。
好好珍惜你現在的功績吧,別錯失了這大好的前程。”
在第五正和白奇最後交談的過程之中,大量的警察已經從銀行之外湧入了進來,收槍的收槍,抓捕白奇的抓捕白奇,解放人質的解放人質。
隨著這種喧鬧場景的猛然介入,這種驚險的對峙場景突然就變為一場再為普通不過的搶劫案。
普通的劫案,普通的談判,普通而平凡的結局。
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大團圓結局的模樣。
可是,很多的問題,依舊隻是一個終極的謎團,所有的答案隻存在於意會的言辭之中,並無任何的切實證據去取信。
這個撲朔迷離的答案,如果想要將其給解開,確實要為此付出異常巨大的代價!
“第五正,如此輕易的就將白奇這樣的悍匪給說動了,估計也隻有你這種最為了解案情,最為了解犯罪集團的專案組組長才能勝任。
我承認,在你進入銀行之前,我確實懷疑過你的能力,但你確實非常善於去創造奇跡,讓事情的結果充滿著不可思議的味道。
現在白奇已經被抓捕了,後麵的案情應該會很容易推進了吧?”
白奇已經被捕,現場的人質也沒有出現任何的傷亡情況,這種結果,是這段時間以來最為美妙的一種結局,未來的坦途似乎也已經唾手可得。
心情大為愉悅的郎青山,拍了拍依舊在現場沉思的第五正肩膀,大為欣慰的對其表揚了一番。
“現如今,白奇的身上隻有一份搶銀行的罪名,至於他是不是犯罪集團的一員,根本就無從論述。
之前所有的連環殺人藏屍案和係列社會暴恐案件,全都會由魏陽和鍾柳山兩人給扛下來,這是由當前的證據所指向的一個閉環性結果。
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最終通向的,還很有可能隻是一條死胡同。”
第五正抬眼看了一眼過於樂觀的郎青山,默默的吐出了這麼幾句話,驚得郎青山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縮回自己過於樂觀且熱情的大手。
“總是會有辦法的,就算最終的結果再不濟,也能通過搶劫罪判他十幾年的刑期。
人這一輩子,又能有幾個十年?”
愣了這麼幾秒鍾之後,郎青山也隻能如此回應幾句,這或許是幾句安慰,又或許隻是幾句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