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2 / 3)

阿柿站起來,把那雙小花草履換上,然後認真地用北蠻語向陸雲門道了謝。

“多謝你……”

她似乎考慮用一些文縐縐的詞藻。

但憋了半天,最後,她說出來的還是最通俗的大白話。

“鞋子很舒服。”

“那便好。”

陸雲門笑了笑,將地上包鞋的布帕撿起來。

“你先穿著這雙鞋,等這裏事了後,記得去用藥。”

“阿柿。”

阿柿沉默了一小會兒,忽然出聲。

“我叫阿柿。”

她這是回答了陸雲門問她的第一個問題。

“我阿娘是大梁的漢人,她生來不會說話,總是遭人嫌棄。後來,到了能嫁人的年紀,她的父母便要將她賣給一個六旬的老翁做妾。

我阿耶當時在那裏行商,本就對她一見鍾情,隻是怕她一個大梁的小娘子嫁去北蠻會覺得苦,所以一直沒敢表露情愫。聽說了這件事,他便不再猶豫,花了一大車的糧食,把她娶回了北蠻。因為她最喜歡吃的,就是家鄉的柿子,阿耶就用它給我做了名字……”

看著她逐漸變得興高采烈,陸雲門明白了。

她雖然看起來膽子很小,還很怕生,但卻並不是不愛說話。

相反地,她喜歡說話,也喜歡笑,說到開心勁兒上來時,她的兩顆對稱的白色小虎牙就會尖尖地露出來,平添了好幾分的可愛。

但是……

陸雲門第三次望向阿柿裙布上兜著的那枚鐵片,沉靜的眼神中閃動起輕微的波瀾。

金川縣的上一任縣令,名叫汪蒼水,是他的忘年交,病逝於今年四月,正是萬物回暖的時節。

年初時,汪蒼水曾托人給他送去了一封書信,那是他留給他的最後一封信。

陸雲門當時並不在家中,直到不久前,他才在歸家後看到了它。

汪蒼水在信中提到,他收留了一個叫“阿柿”的孩子。那孩子善解人意又很靈巧聰慧,雖與他相伴的時日並不算長久、語言也並不相通,但他卻早已將她當成了自己的女兒。

他還在信中寫下了許多“阿柿”的性情喜好。諸如她膽子很小且怕生、她喜歡鑽進箱子和爬樹、她會撲了蝴蝶送給他、還偶爾會做出許多令他理解不了的有趣舉動,等等等等,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篇,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隨信寄來的,還有一片月牙狀的小鐵片。

月牙內側的邊緣,是一排厚度不一的鋸齒,一看便是由打鐵鑄件的愛好者汪蒼水親手打造。

他曾拿著還未完成的它,神采飛揚地對陸雲門炫耀過:“這東西呀獨一無二,世間隻有它的另一半可以同它拚合起來,偽造都偽造不來!”

寄信時,汪蒼水終於將它做好了,於是便將月牙形的這半寄給了他的好友,給他品鑒。而鐵片另一半的去向,汪蒼水也寫在了信裏——他送給了阿柿,掛在了她的脖子上。

而此時,疑似是它另一半的鋸齒鐵片就在眼前這個北蠻小姑娘的手中。

而且,她說,她叫“阿柿”。

陸雲門這次來金川縣所屬的州府,除了臨時填補譯語人的空缺,便是想要找到阿柿,看一看其近況。

隻是,他原本以為,阿柿會是一隻柿子色的貓。

擔心汪蒼水不在後它無人照料,他做好了把它接回家的打算,連《聘貓契》和穿在柳枝上的魚幹聘禮都提前準備好了。

可眼前拿著另一半鐵片的卻並不是貓,而是活生生的人。

任何事都能迎刃而解的少年,少見地有了些困擾。

但他很快就接受了“阿柿也許不是貓”的這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