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此事情必有蹊蹺(1 / 3)

“我和史蒂芬有過一次交談,他或許會是我們最大的障礙!”

史蒂芬,亞拉巴馬國會參議員,克裏斯先生的好朋友,奧薩娜·格雷夫斯即是他的家族晚輩。

佩頓點頭:“或許吧,不過我依舊認為,這一屆尼克鬆會競選失敗。”

克裏斯先生哈哈一笑, 看向佩頓:“你倒是有信心!”

看過答案,自然有信心。

佩頓嘿嘿一笑:“自然有信心,有過艾森豪威爾的例子,我想黨內那些老爺會盯著他的。”

克裏斯先生點點頭,對於此,他表示信任。

除卻當年艾森豪威爾的上位,其餘的東西, 黨內的領袖,沒有讓他失望。

佩頓想到了什麼,不由得開口道:“對了,我記得,他和艾森豪威爾之間也有齷齪,或許這是一個方向。”

佩頓所指的齷齪是,尼克鬆和艾森豪威爾的關係。

眾所周知,政客的嘴,騙人的鬼,提出的承諾,也就聽聽。

雖然,目前公眾眼中,尼克鬆和艾森豪威爾是一對模範搭檔。

但老大和老二,尤其是掌握了實權的老二,哪裏有永久的和諧呢?

入主白宮後, 艾森豪威爾就發現自己與副手尼克鬆之間存在不少代溝,在很多問題上二人存在激烈的鬥爭。

(嘿嘿, 麵對選票, 你怎麼就沒發現呢?)

尼克鬆性格火爆, 有時言辭激烈,根本不給艾森豪威爾留任何麵子,甚至曾公開批評總統的國防政策,認為這是狗屁,對於這樣的講話,艾森豪威爾通常以冷漠視之。

對於此,共和黨的媒體也選擇淡化處理。

要不然則稱:經曆了大風大浪的總統,對年輕人總是有幾分寬容。

反正就,極力吹捧兩人之間的和諧,營造一副團結的形象。

並舉出例子,在1955年9月24日,艾森豪威爾心髒病發作,被認為會有生命危險,之後長達六個星期無法行使職權,尼克鬆在此期間代替艾森豪威爾主持內閣會議,並確保幕僚助手和內閣官員不會謀求權力,維持著良好的發展……

共和黨的媒體吹捧:“尼克鬆在此次危機期間的操守贏得高度讚譽……他完全沒有試圖奪取權力!”

但實際上呢?

有什麼權利值得奪取的?

馬上又是大選年了,即便能奪取,又能如何?

沒有艾森豪威爾的名望, 他能幹倒民主黨?

雖然民主黨內部、克裏斯先生等人都極力的貶低艾森豪威爾。

但實際上,他在公眾麵前的形象一直不差,這些年執政,也克製了自己,以一個保守的態度維持著聯邦的利益。

按照共和黨的官媒吹捧:

外交上,總統先生堅定維護聯邦的利益,沒有退回到孤立主義中去。

軍事上,總統先生沒有過分使用聯邦力量,他結束了朝鮮戰爭,同時沒有陷入越戰。

內政上,總統先生是一個較為進步的人,他沒有像共和黨希望的那樣推翻羅斯福新政,他任內的黑人權利有較好的發展,例如他派軍隊護送黑人學生入學。

從總統本身的角度來說,艾森豪威爾懂得克製,尊重國會、最高法院的權力……

現在看起來沒什麼,克裏斯先生也很不屑,覺得是個人都能做到。

要是結合日後的總統……,比如,肯尼迪、約翰遜、尼克鬆一步步奪過了國會的宣戰權,使聯邦陷入越戰;尼克鬆更組織自己的私人班子(基辛格訪華的時候就是尼克鬆私人顧問),取代正規機構職能,雖然集中權力對聯邦應對危機有好處,但是另一方麵也危及聯邦體製的根基。

人們會發現,這位總統先生的閃光點還是不少。

至少比爛,還能排個第一名……

好吧,開玩笑,不提立場的天然矛盾,結合幾年的發展情況。

有些打臉的佩頓,可以客觀的說:“我以前的觀點是有些偏見的,艾森豪威爾雖然他沒有羅斯福那麼大的魄力和能力,但是從守成的角度來說完成的還是相當出色的。”

不過,這話,佩頓不會告訴克裏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