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穀渾也有農耕,卻與畜牧差距過大,一路的風光還是以風吹草低見牛羊為主,風景雖然優美,卻略顯單調。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無孔不入的蚊蟲。
可能有人會覺得吐穀渾冷,蚊蟲不存在。
其實上,如果問過青海人或是看過青海知青回憶錄的人,就應該了解,蚊蟲不是一般的多,說一巴掌打死幾十個未免有吹牛之嫌,但打死幾個應該沒問題。
更何況,現在是生態環保的唐朝。
哎,太環保了也不好,好歹來點有機磷、菊脂類的農藥噻。
撲麵而來的蚊蟲,不說撞進眼睛裏、讓人淚流不止,就是撞到臉上那也夠難受的。
要是策馬奔騰,蚊蟲打在臉上,那酸爽,簡直賽過按摩了。
這時候你有本事唱個“讓我們紅塵做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試試?
所以,現在知道吐穀渾為什麼男人是大頭長裙帽、羅冪遮麵,女人則是戴羃籬了吧?
生活習俗、裝扮的變遷,許多時候是為了適應環境的需要。
當然,滿足了基本需求之後,再追求美,那無可厚非。
幸虧左領軍衛也再有準備,以艾、蒿草編織的火繩掛在身邊,蚊蟲立刻跑得遠遠的。
方法很不錯,缺陷也很明顯,火繩燃燒得太快了。
以浮萍、雄黃製作,且有芯的蚊煙,出現在宋朝。
加入了砒霜、鬆香、艾蒿粉、煙葉粉、硫磺粉的蚊香,與後世的配方差不多,極為經燒,隻是需要注意其毒性, 這樣的蚊香出現在清朝。
要不要搞一搞這個方子呢?
似乎可以讓柴家莊增加不少收益呢。
相對而言, 柴令武卻格外輕鬆些, 蚊蟲極少在他身邊活動。
一開始柴令武也覺得奇怪,幾天之後恍然大悟。
原來,腰間掛這個印象派的香囊, 還真有驅蚊的效果啊!
咦,李明英這個宦者也不是一無是處嘛, 至少這香囊還是很實用的。
要不, 回去的時候給他捎點小玩意?
程處默雖然嘻嘻哈哈地與柴令武、高文敏他們說笑, 眼睛卻不時盯著外圍的吐穀渾軍士。
行止有度,散而不亂, 位置看似錯亂,卻能在最短時間內爆發出最強的戰鬥力。
眼神平靜,甚至有些淡漠, 身體的一舉一動看似隨意, 其實都在努力戒備。
這是已經見過血的軍士, 與普通軍士最大的區別在於, 他們可以在微笑的時刻對任何人動刀子。
有一說一,這一批軍士雖然與左領軍衛的精銳有點差別, 差距卻並不太明顯,對吐穀渾來說已經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我們的優勢並不大,如果有事, 要快速脫困,傷亡會慘重。”
程處默開始鄭重地分析。
注意, 他說的是傷亡慘重,不是無法脫身。
程知節親手教出來的長子, 能當頂梁柱用的,自然不會是等閑之輩。
邦交的事不歸他管, 防禦的事,他就得時時用心,當是曆練了。
要是真想混吃等死,等待中郎將康處直安排就是了,何必費那個心。
柴令武唇角微微揚起一絲弧度,讓程處默變得納悶。
與柴令武交往頻繁的高文敏看出了端倪,輕笑道:“程大郎卻與柴二郎交往少了些。”
程處默豹眼瞪大,一個“咋”字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