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州方向,柴令武與康處直、李玄運、六名折衝都尉,圍成了一個環形。
環形之外,是旅帥程處默。
沒辦法,地位不夠,能列席就不錯了。
前麵的仗打得順風順水的,誰也沒想到威定兵竟如此彪悍。
幸虧這是兩個折衝府一起上,真要隻是一個折衝府, 沒準就兩敗俱傷了。
這幫驕傲的折衝都尉,就沒想過戰敗的可能。
如果打不過,那一定是他們死了。
大概率,沒有白雨棠出場,他們也可以弄死宿六斤槐地,傷亡卻一定是大到了極點。
驕傲的大唐府兵,隻會正視敵人的強悍, 而不是靠嘴貶低對手。
強者, 在哪裏都值得尊重,哪怕他已經戰死了。
洪濟折衝都尉輕輕搖頭:“讓各位袍澤笑話了,今天差點拚光了。相對而言,我們的人數還是遠遠少於吐穀渾,這麼強行換子,很虧。”
懷遠折衝都尉吐了一口帶血絲的唾液:“損失兒郎倒也沒什麼,最多輔兵補上。問題在於,今天的廝殺太慘烈,不少原先挖好的小坑被血肉填進去,連帶周圍不少土石被卷著進去,明天的效果肯定不行。”
康處直咬牙:“將所有車弩、伏遠弩調配到正麵,投石車調整好方向,明天一聲令下,就要形成覆蓋打擊。”
柴令武慢悠悠地開口:“我倒有個法子,挖壕溝。隻要壕溝夠寬,把路阻斷了,我看他騎兵怎麼衝。”
大概是前世對於電影裏, 處於相對弱勢的我軍戰壕印象太過於深刻, 根本不需要泥石流係統提醒就脫口而出了。
泥石流係統:你好歹給人家出場機會!
並且,利用壕溝的掩護,可以極大地減少自身的傷亡。
在三八線,當時裝備落後的兔子就是這樣跟鷹醬血拚的。
康處直想了想,自家府兵趴在壕溝裏躲避對方的箭矢,對方卻無處躲避鋪天蓋地的箭矢,那畫麵肯定美滴很。
“各衛、府的輔兵調配部分給使者,挖壕溝!接下來我們再討論……”
柴令武身邊跟著李玄運,除了兩百府兵,就是林林總總的衙役、不良人、遊俠兒與百姓。
“使者金貴之軀,尚且陪同我們抵抗吐穀渾賊人,安排你們做事,且當用心!鄯州,絕不許丟人!”李玄運吩咐。
看得出來,李玄運的威望很高,連桀驁不馴的遊俠兒都低眉順眼的。
也是,一個長子已經為鄯州拋頭顱、灑熱血的刺史,誰能不服呢?
“使君放心,就是不眠不休,我們也要把壕溝挖出來!老少爺們,動手!”
“看不起婆姨咋地?”
根據二戰軍隊訓練科目,一個英國士兵一小時的土工作業,要挖掘1.2立方米的土,英國士兵500人花一個下午5小時就能挖掘出250米長的戰壕。
當然,這是理想狀況,若是遇到岩石或者是堅硬地麵,時間就會延長。
這主要是指手工作業,用機械、炸藥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相對專業的工兵鏟,確實效果要比用鋤、鎬之類的強多了。
可惜,這個時代的鋼鐵技術,強度不足呀。
柴令武負著雙手站在旁邊點火把,安排人準備夜宵。
連夜幹重體力活呢,膳食供應不上怎麼行?
至於糧食,李玄運早就安排鄯州的司倉參軍押送過來了。
糧食是去年的,還在新糧的範疇內,以麥子為主。
肉是鄯州幾個豪強捐獻的羊,順帶還有兩百餘名家丁過來助陣。
當然,肉食相對來說還是少了點,但在這年代,有肉吃已經很不錯了。
這一下,大家挖壕溝就更熱情了。
……
晨曦,薄霧。
吐穀渾軍士驅趕著上千頭犛牛、黃牛來到陣前,依次在它們眼睛上綁了紅布條,尾巴上綁著蘸了火油的布條,然後點火。
洛陽公撫須大笑:“我這主意如何?”
梁屈蔥一豎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心裏頭,梁屈蒜卻是狠狠地呸了一口。
不就是看了《史記·田單列傳》,然後東施效顰麼?
好吧,就是這東施效顰,自己也沒想到,可以洛陽公還是的兩手的,不是外表那麼愚蠢。
不得不承認,火牛陣確實很適宜吐穀渾啊!
吐穀渾本就盛產牛,取材容易。
牛這牲口,平日行動較緩慢,可真奔跑起來比不比馬慢多少。
成年黃牛的體重約六百至八百斤,品種好的甚至是八百到一千二百斤。
犛牛的重量同樣因地方、品種的不同存在明顯差異,一些地方品種六百斤左右,一些強的大約能在一千至兩千斤不等,而此次驅趕的基本是千斤的分量。
重量、衝擊力以及頑強的生命力,已經足夠讓人忌憚了,但牛角才是讓人望而生畏的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