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行鄉飲酒(1 / 2)

昆州大都督府,府學。

經學學生六十人,醫學學生十五人,滿員。

昆州,州學。

經學學生五十人,醫學學生十二人,滿員。

益寧縣,縣學。

學生四十人,滿員。

螺山縣,縣學。

學生二十五人,滿員。

昆州大都督府的舉措,激發了昆州大都督府領地文風的盛行。

以前的東爨,讀書除了延續傳承、個人愛好之外,別無大用。

當然,你非要說寫碑文、寫神主之類的作用,那也確實管用。

東爨的衰落,從某個角度來說,也與階級的固化有關。

每一個酋長的後備人選就那麼幾個,其他人除了擺爛,能怎麼辦?

這年頭,通常一家都有幾個子弟的,最優秀那個當了後備人選,其他人的出路何在?

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去集市上調戲小娘子、寡婦麼?

大唐的科舉,恰如日食之後綻放出的第一縷陽光,是如此的璀璨奪目。

大家都知道科舉的中舉率不高,可再怎麼低,那也有一絲希望!

有時候,人奮鬥了一輩子,似乎一直都一無所有,卻從不氣餒,為的是希望。

有時候,明明一個人隻是遭遇到了小挫折,卻選擇了輕生,隻是因為覺得喪失了希望——哪怕在旁人眼裏他仍是天之驕子。

讀書,考科舉,然後去大唐內地做官,這是多麼美妙的夢!

即便一次落榜,也無所謂,誰還負擔不起兩次、三次科考呢?

事實上,除了科舉,他們的出路也很多。

你真以為柴令武大費周折吃下東爨,僅僅為了區區昆州大都督府?

格局,小了哇!

各個地方官府的搭建,哪裏還不用人的?

能夠收攏昆州大都督府學生之心,撒出去,在新收之地才格外好用。

幾乎每一個學生都對應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家庭,昆州大都督府在東爨之地,已經根深蒂固了。

即便是最倔強的張麻子,也不得不承認,柴令武的花活就是多。

……

看著紮襆頭、著青衣圓領袍的李明英,毫不矜持地跑進昆州大都督府,邑司令明閔就覺得心塞。

完犢子,如此不遵禮法的公主,還真是頭一次侍奉。

話又說回來,大唐不守禮法的公主,巴陵公主也不是第一位。

平陽昭公主扯旗鏖戰舊隋;

永嘉長公主行悖禮法之事;

李明英見自己的準駙馬,好像也不算太過分。

唉,算了吧,等公主成婚之後,還是申請換個衙門呆著養老,眼不見為淨。

就是不知道六部九卿,哪裏還能容得下老夫的脾氣?

“柴令武,我無聊了!”

李明英的尾音還帶著一絲漣漪,聽得柴令武微微心動。

“無聊啊,那就陪我去視察螺山縣。”

各都督、刺史掌清肅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撫和齊人,勸課農桑,敦諭五教。每歲一巡屬縣,觀風俗,問百姓,錄囚徒,恤鰥寡,閱丁口,務知百姓之疾苦。

若親王典州及邊州都督、刺史不可離州局者,應巡屬縣,皆委上佐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