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貞觀十二年,雪域之變(1 / 2)

大唐的貞觀十二年,是吐蕃形勢變化的關鍵一年。

年初。

大臣“吞彌·桑布紮”從天竺學習歸來,以梵文為楷模,結合吐蕃語言特色,創製了藏文30個根本字母、4個藏文元音字母、製定出4個母音字及30個子音字的藏文。

哦,此時應稱為吐蕃文字。

對吐蕃而言,有了自己的文字, 結束了結繩記事的蒙昧時代,更有利於幫助“十裏口音各不同”的麾下部族交流,吞彌·桑布紮的貢獻極其卓越。

後世,大昭寺法王殿內,鬆讚幹布的坐像之旁,兩位重臣像之一便是吞彌·桑布紮, 可見其對高原的影響。

瑪如宮裏, 鬆讚幹布命令誠惶誠恐的吞彌·桑布紮上座,自己立於下方, 撫胸、躬身,虔誠地行了個拜師禮。

正常的拜師禮當然還應該跪拜,身為讚普的鬆讚幹布肯定不能跪拜,否則是害了吞彌·桑布紮。

禮製這種東西,不講究的時候都無所謂,一講究起來會害死人的。

“凡吐蕃光輝所照應之處,都應遣優秀少年來向吞彌·桑布紮學習吐蕃文。今年之內,吐蕃各地的事務處理及上下情的傳達,都應由口頭傳達改為文字傳達!讚美我師吞彌·桑布紮!”

鬆讚幹布不隻是做姿態,是真跟吞彌·桑布紮透徹地學習了吐蕃文字,並就一些不明之處展開了疑問。

棄宗弄讚年輕、好學、聰慧,否則也不能將吐蕃的局勢扭轉。

作為讚普,如果連自家的文字都看不明白,如何通過它掌控日益廣袤的領地?

以後, 吐蕃的事務會越來越繁雜,原始的口頭傳達或結繩記事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要, 是該拋棄了。

連讚普都拜吞彌·桑布紮為師了, 各如、各大臣自然不敢怠慢, 以最快的速度集結自家最優秀的後輩,偶爾加上一些悟性極佳的桂,輪番向瑪如宮奔來,虔誠地學習吐蕃文字。

威望再度得到提升的鬆讚幹布,開始巡視各如。

這一點,和柴令武其實是異曲同工、不謀而合。

穩定了後方,鬆讚幹布就要對羊同下手了。

當然,眼下的鬆讚幹布並未想到兼並羊同,隻是想成為高原的霸主。

巡視到伍如、孫波如時,原本如火如荼的工布、娘波、達波反叛勢力瞬間銷聲匿跡了,連芒波傑孫波的勢力也遠遁山麓。

這就是青年讚普的赫赫威名。

要是柴令武看到這一幕,肯定要哀歎“朽木不可雕也”。

不說直麵鬆讚幹布吧,好歹他巡視蘇毗時,你們在工布之類的地方搞一點動靜成不?

真有種後世燈塔看著四九的感覺。

就是援助打了水漂,就是爛泥糊不上牆。

不曉得放的貸會不會血本無歸呐!

鬆讚幹布轉頭向後藏巡視時,小論“噶爾·東讚”孤身阻擋了去路。

不知道噶爾·東讚與鬆讚幹布最後交流了什麼,反正鬆讚幹布的車駕, 依舊執著地向後藏而去。

身處後藏的大論“瓊波·邦色”, 倨傲地高坐在赤邦鬆城堡外, 鷹隼般銳利的眼神, 掃向後藏的桂、奴從。

這些都是他的家產,過世的老讚普“囊日論讚”賞賜,也讓他成為吐蕃的最大一股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