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試驗(1 / 2)

唐秦兩帝國的衝突中,唐帝國丟了平塘百陌長川三郡,特別是平塘險關,那是唐帝國的南大門,秦軍鐵騎隨時可以出關,威脅唐帝國的腹地安全,唐王吉利當然耿耿於懷,想方設法想收複平塘險關。

衛王特使的到來,讓唐王吉利看到了希望,這心中難免又蠢蠢欲動起來。以前秦弱,一直被唐帝國欺負,沒想到現在卻反轉,唐王吉利自然咽不下這口氣。

別是他,就是唐廷的許多大臣都咽不下這口惡氣,他們打死也不會承認現在是秦強唐弱,而是因為運氣不好統帥士兵的士氣等各種原因才被秦軍打敗而已。

衛使帶來的兩國聯手夾攻秦帝國的建議得到絕大半大臣的支持,但也有持反對意見的,象剛剛平叛立了大功,升任驃騎大將軍的韓瑞就反對出兵。

唐秦開戰,又適逢世紀之戰,帝國已經消耗了不計其數的物資,再加上持續數月的內亂,已經讓帝國元氣大傷,百姓苦不堪言,民怨載道,更有百萬流民逃往秦帝國,不少曾經繁華的地方一片殘破,十室九空,當前最緊要的不是再啟戰端,而是安撫百姓,休養生息。

而且現在是春耕農忙的時節,若良田荒廢,還不考慮隨時可能發生的無法抗拒的災,糧食大麵積減收,隻怕又要引發各種不可預測的後果。

韓瑞得很含蓄,稍為還有點理智的人不難理解所謂的不可預測的後果,就是極可能因為鬧糧荒饑荒,再一次引發民變。

另一層深意則是:別忘了,才剛剛平息的民變可是強行鎮壓,砍了無數顆腦袋的結果,存在的隱患非常大,如果再一次爆發,後果會更加嚴重,所造成的危害比之第一次會更大更嚴重。

可惜,象韓瑞這麼理智清醒的人沒幾個,他不僅沒能服唐王吉利,相反成為了各方勢力群起而攻的目標,被擼了兵權,驃騎大將軍的官職雖然,卻有名無實,改由龍威將軍齊長河統掌二十萬精銳大軍,伺機收複平塘險關,另組建兩支十萬人的偏師,一師佯攻百陌城,另一師牽製莊縣城的秦軍,配合主力大軍一舉收複平塘險關。

韓瑞原先統帥的二十萬平叛大軍沒有解散,齊長河一接手就行,但要保證龐大的後勤運輸,必須得征召大量的青壯民夫,另外兩支偏師同樣需要征召大量的青壯入伍,這命令才下達,立時引發百姓的抵觸,青壯潛逃,衙差擔心回去沒法交差,隻好把五六十歲,白發蒼蒼的老頭鎖拿,帶回去充數。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被抓壯丁,隻要你交得起足夠的銀子,就可以以銀頂人,這些交得起銀子的多是家境富裕的大戶人家。

大量青壯潛逃,官差出動衙差搜捕,不少青壯被逼急了,抄起家夥反抗,不少地方出現了衙差被幹掉,無人敢下鄉征糧征丁的事例。

各地的鄉坤豪強也表現出強烈的不滿,打仗需要大量的糧食,接二連三的戰爭已經讓他們交了很多回糧食了,這麼折騰下去,誰也吃不消,現在又要征糧,這是要他們的命啊,一些家底薄的鄉紳地主直接宣告破產,交不上官糧,被拿下大獄問罪。

鬧出如此大的動靜,潛伏的秦帝國諜報人員想不知道都難,加之大量青壯拚命的往秦人占領的平塘百陌長川三郡,唐帝國的異動自然引起各郡守主官的警惕。

當信使把八百裏加急塘報呈交到李衛的手上時,戰爭雖然還沒有爆發,三路唐軍已經分抵平塘郡百陌郡和莊縣城外,隨時可能發起攻擊。

兩郡一縣的主官早就嚴陣以待,不過,在沒有接到上頭的命令之前,誰也不敢率軍出城迎戰,隻是嚴守城池,靜候上頭的命令。

李衛在年頭就下達過命令,不必理會唐軍的任何挑釁,誰敢擅自出城迎戰,哪怕你擊潰了來犯之敵,立下大功,也會因違抗軍令之重罪處以重罰,輕則擼掉官職,重者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