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茵場上,一球成名不是鮮例。
大明帝國作為現代足球的發源地,百年世界杯曆史上曾經五次奪魁。而這五次裏,除了剛開始連續蟬聯了四屆冠軍之外,隻有1876年倫敦世界杯上,大明男足才再一次奪得世界杯。而之後的日子裏,大明男足最好的成績就是晉級四強,到了最近這三屆世界杯更慘,甚至連八強都沒進去。
雖然口頭上不承認,但實質上大明帝國國家隊的水準已經淪為了二流。大明帝國是驕傲的,對於自己創造的這項運動更是驕傲到了極點。所以在外戰糟糕的情況下,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本國聯賽之上。
從二十年前開始,大筆資金的注入,更寬泛的外援政策,讓明超聯賽已經成了世界上最好的聯賽。當然,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從最開始的8+3政策到現在的6+5政策,本土球員的發展空間急劇壓縮。
於是一個很矛盾的心態就出現在了大明帝國的足球界,他們一邊花費天價從國外聯賽挖掘著球星,一邊哀歎著本土球員天才越來越少。而正因為本土天才難得,所以每發掘出一個可能本土天才,無良的媒體總會將其捧上天。
一夜之間,楊崢就被捧上了天!
“強悍的攔截能力,出色的防守站位,生澀卻無比廣闊的視野,堪比衛星製導的傳球,還有一腳天外飛仙一般的超級遠射。星期六的下午,二十歲的楊崢的首演堪稱完美。一個進球,一次助攻,七次搶斷……我想問,這樣攻防兩端表現具佳的家夥是從哪兒冒出來的?我發誓,看直播的時候我差一點就把他當成了徐永勝(六十年代傳奇中場)。”——《進球》
“……他在進攻與防守中都表現出了令人羨慕的天賦,但我要說的不是這個。我要說的是,比起他的足球天賦,他的身體素質更讓人驚愕!是的,我要用驚愕這個詞。從比賽畫麵中截取了第一個進球前楊崢停球擺脫的全過程,足球踢出去十點七米,而他從靜止到啟動,再到追上足球隻用了一點四秒。你沒看錯,就是一點四秒。好吧,高昆教練(大明著名短跑教練),看到這裏你還在等什麼?趕緊抓這家夥回去,我保證,隻要稍稍訓練一下這家夥絕對可以在奧運會上拿牌。
更誇張的還在後麵。中場前那一次可怕的碰撞,他僅僅是在眉骨開了個口子。而阿克拉姆,這個經常在比賽中送別人下場的家夥,這一次卻被楊崢給直接送進了醫院。我的同事已經聯絡了阿克拉姆的主治醫師,王醫生說阿克拉姆的情況很不樂觀,他現在有極其嚴重的腦震蕩後遺症,並且顱內有些積血,需要進一步觀察之後再確定是否需要做開顱手術。但不論是否需要手術,阿克拉姆都別想在本賽季回到足球場上了……
好吧,我能說什麼呢?我隻能說,難怪碰撞結束之後,全場三萬名球迷會從十開始倒數。楊崢無愧於殺人機器稱呼,他在自己的第一場聯賽中就終結了阿克拉姆的本賽季。”——《天天足球》
“忘了阿克拉姆吧,更野蠻的家夥出現啦!”——《九十分》
“高曉兵記者,請問你準備好吃攝像機了麼?請放心,本報會將最好的主治醫師介紹給你。”——《足球一周》
賽後的第二天,各大報紙、體育電視台以及門戶網站上,全都刊登了有關這場比賽的訊息。一夜之間,楊崢出名了。茶餘飯後,球迷們會津津樂道於那個本賽季最快,曆史上排名第六的超遠距離進球;會談論很有可能讓知名體育記者生吞攝像機的楊崢。
於是乎楊崢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是楊崢不得不戴著墨鏡、口罩出門。比賽後的第四天,晚上楊崢與女友逛超市,結果被球迷收銀員給認了出來,結果兩人被大批超市員工、顧客圍了起來,又是拍照合影又是簽名的,等兩人回到家都已經筋疲力竭。
其次,訓練基地鐵絲網的外麵突然多了很多高舉著楊崢照片的女球迷。沒錯,就是女球迷。得益於楊崢頗為俊朗的外形,再加上在足球場上硬朗的作風,大連的女球迷已經將楊崢列為了新生代的偶像。
最後,神通廣大的媒體,將海外情報中心為楊崢填寫的資料全部挖了出來。從出生日期到畢業院校,甚至就連那輛古董車的始末都被挖掘了出來。
楊崢一直很期待這種萬眾矚目的感覺,但這種感覺真正來臨的時候,楊崢卻感覺跟預想的完全不同。最讓他受不了的一點就是完全沒了隱私。某天夜裏由於沒有拉窗簾,所以他跟女友在陽台擁抱的畫麵被無良的記者偷拍了去,第二天刊登在了報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