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明軍第十七、二十九裝甲師從波斯灣登陸,戰況立刻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看出大明是將伊拉克當做了演習陪練。
當然,這並不出奇,事實上之前大明就這麼幹過。兩次打擊巴基斯坦都是如此,但這次大明做得實在太明顯了。大明不但將伊拉克當做了演練的陪練,還當成了彈藥清倉的機會。前期幾乎消耗空了庫存的過時彈藥之後,大批量的新式武器投入戰場。
首先是鷹隼無人機以及X90的投入,讓伊拉克人的飛機徹底失去了升空的機會;緊跟著地麵上的88B型坦克集群玩兒起了裝甲推進。這個戰術很老套,但大明玩兒出了新花樣。
大明沒有一如既往的用飛機轟炸以癱瘓伊拉克的地麵部隊,而是適當保留了伊拉克的抵抗力量。但與此同時又掌握好了度,一旦地麵部隊吃緊,立刻呼叫空中支援,協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這一招大明做得最露骨的就是,減少了更安全的戰前飛機轟炸,可惜讓大部分自以為未卜先知的老鳥目瞪口呆,開戰初幾乎所有人都習慣性等著看大明的狂轟濫炸,畢竟這是大明的戰爭常態,對巴基斯坦一個小國就炸了五十多天。
但大明在伊拉克卻沒炸多久就先動了坦克,使伊地麵部隊有一定抵抗能力,其間還玩了數次引蛇出洞的把戲,著實讓裝備技術同樣壓倒性的地麵部隊過了一把有驚無險的實戰癮。
接下來大明又來了個圍城不攻,繞道前行。戰術同樣不新鮮,但過程卻讓所有關注戰爭的“專家”丟臉。在南方每圍好一個城市,大家都等著看攻城好戲,大明卻交給聯軍其他部隊繼續圍,自己徑直往巴格達奔,那裏才是目標,大明相信打下巴格達其它地方將兵不血刃地攻克。這一招的亮點是大明對伊拉克軍隊的突圍能力和國民抵抗意誌的掌握,要遠遠強於所有後方的業餘專家們。
最後大明直接直搗黃龍。當大家都一致認為穆薩那·哈立德之所以在南方不堪一擊,是為了保存實力在巴格達最後決戰時,當塞利姆在全世界記者麵前口出狂言哄得專家老鳥們熱血沸騰時,大明卻對巴格達空虛的防務知根知底,玩了個單騎直搗黃龍術,幾輛坦克就突入市中心解決問題,幻想中的巷戰沒有發生,塞利姆成了傻蛋,狂言成了笑話,整個伊拉克的抵抗土崩瓦解。
大明在情報支撐下認清敵方對已方防護精良的主戰坦克沒有什麼有效手段,就大膽出招,孤騎深入。這應該是一個計劃之外的備選方案,或幹脆是由最前方士氣高昂的裝甲部隊臨時提出的方案。總而言之,戰爭在進行到第三十一天的時候,隨著幾輛坦克突入了巴格達,戰爭結束的跡象就越來越明顯了。
一旦巴格達被聯軍徹底控製,伊拉克成建製的抵抗必定會土崩瓦解。接下來需要麵對的隻是零散的治安戰。
戰爭進行的一個月裏,楊崢始終都留在仁青休布錯的實驗基地。他機械枯燥的按照林克的指令做一些令他煩躁的訓練,希圖讓那台笨蛋裝甲能夠掌握自己的行為模式。
第三十二天的時候,完成程序修正的第三代動力裝甲終於適應了楊崢的行動模式。
當楊崢沒精打采的詢問今天又要做什麼的時候,得到的是這樣的回答:“你今天可以實際操作第三代動力裝甲了。”
心不在焉的楊崢愣了愣,隨即疑惑的看向林克。按照林克之前的說法,那些枯燥乏味的運動還需要持續一周。
“看著我做什麼?”林克一本正經的說:“鑒於你對之前一個月的抱怨,我跟我的同事加班加點,終於完成了大體的程序修正。”
這時候,運動學專家匆忙的跑了過來,站到林克麵前說:“軍方說,三天之後會派人來檢查第三代的實際應用情況。”
林克略顯尷尬的咳嗽了兩聲,示意自己知道了,隨即有些愧疚的看向楊崢:“這隻是個巧合,我也是剛剛得到確切消息……總而言之,我們隻有三天時間,你必須盡快熟悉第三代的特性。”
“混蛋!”楊崢朝著林克比劃出了中指。
在幾名科研助手的輔助下,楊崢從動力裝甲的後麵鑽了進去。第三代動力裝甲想的很周到,它可以通過四肢的伸縮來調整適應駕馭者的身高。
扣上信息頭盔之後,動力裝甲後方關閉,信息頭盔左上角出現一塊小屏幕,上麵一行行的代碼閃動著,大概一分鍾之後提示係統啟動成功。
連接在動力裝甲上的固定裝置撤下,楊崢開始緩慢的試著活動四肢。透過透明麵罩,楊崢看著自己回活動著的手指,感覺略微有些不適應。穿上動力裝甲,他整個人的高度足足超過了一米九,腰圍最少增大了十號。整個裝甲顯得非常臃腫,將雙臂貼在身軀上上臂還是彎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