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
一眨眼就來到了10月底。
天氣逐漸轉冷。
田徑場。
“啪!”
一聲槍響。
楊卓應聲而動,如同獵豹一般急速向前狂奔。
“噗噗噗噗噗。”
急速而有力的腳步聲不斷響起。
旁邊。
李慶和其他幾個人都在觀看。
沒辦法。
但凡是楊卓測試成績的時候,都少不了有人圍觀。
95米。
衝刺。
100米。
壓線。
楊卓繼續向前跑,進行緩衝。
而李慶他們已經看到了成績。
起跑反應0152秒,成績9秒99。
還不錯。
能跑進10秒就證明狀態可以。
至於說成績,奧運會決賽能跑出9秒88,那是硬拚的。
現在少了那股子狠勁兒,很難跑出來,除非硬實力遠遠超過9秒88。
這次測試,是重新調整步幅後的第1次測試。
主要是看看實力恢複的怎麼樣。
“還行,節奏沒有適應好的情況下能跑進10秒,證明這個調整的影響正在降低,而且,小卓本身的硬實力也在增長。”
李慶給出了評價。
於偉力點點頭:“狀態是可以的,現在主要就是加快楊卓的恢複,完全適應新的節奏。”
為了幫助楊卓提高上限,提升硬實力,在奧運會結束後就早早開始了調整。
所有的比賽都沒參加。
比如橫濱國際田聯全明星賽,全國大獎賽總決賽,亞洲田徑全明星賽。
等等。
甚至連亞洲田徑突出貢獻獎,都是李慶去代領的。
這段時間,楊卓就一直沒露過麵。
有的媒體猜測他受傷了,有的媒體猜測他在進行秘密訓練。
“今年冬訓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楊卓適應新節奏。”
說完,馮舒勇想起一件事:“老李,老於,還有件事,你們要上心了,根據總局的指示,咱們要圍繞楊卓成立一個科研課題組。”
“科研組?”
李慶有些疑惑。
“是的。”
馮舒勇開始解釋,其實,所謂的科研組課題組,就是要研究楊卓為什麼跑的這麼快。
怎麼能跑得更快。
總結選材和訓練的經驗,為後續短跑人才的培養提供可靠的依據。
畢竟,田管中心不可能隻靠一個楊卓。
他退役以後咋辦?
而且,雅典奧運會沒有參加4x100米,那是沒資格參加。
京城奧運會總不能還這樣吧?
不說拿獎牌,也不說進決賽,半決賽總得進吧?
現在,田管中心已經在為京城奧運會的男子4x100米選材了。
得找幾個配得上楊卓的隊友才行。
目前盯上的一個就是水木大學的胡愷。
今年全國田徑大獎賽總決賽100米和200米冠軍。
當然。
如果楊卓去參加,冠軍就不是他的了。
因為100米隻跑了10秒3。
這也說明華夏短跑的整體實力太弱。
除了楊卓都沒有能跑進10秒的,甚至10秒1都沒人能跑進。
這也是為什麼總局要圍繞楊卓成立課題組。
多做研究。
用經驗培養新人。
解釋完後,馮舒勇看向李慶:“老李,這個擔子你得挑起來,在訓練之餘,把經驗總結好。”
李慶點點頭:“我會用心的。”
就在幾人說話的時候,楊卓晃晃悠悠走了過來。
沒有第一時間去看成績。
隻是隨口問道:“成績咋樣啊?”
“還行,9秒99。”
聽到這個成績,楊卓微微皺了皺眉。
跑出過9秒88,現在聽到差011秒的成績,還有點不習慣。
不過。
想想也釋然了。
先不說現在楊卓還處在調整期,就算是正常情況下,那也不太可能跑出9秒88的成績。
因為少了決賽時那一口氣。
看到楊卓臉色不好,李慶安慰道:“調整期,能跑進10秒已經非常好了,別想那麼多,等完全調整過來就不一樣了。”
“是啊,楊卓,不要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