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碧瓦的古式建築,每一樣都透著年代久遠的氣息,讓置身其中的依晴,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錯覺,是看啥都新鮮。
這會兒,依晴終於感覺到自己的兩隻眼睛不夠用了,四下不停的打量著周圍的行人。無論是清閑逛街的,還是行色匆匆的,無一例外的,每個人都穿著古人的服侍。
……
這一刻,謝依晴終於接受了,自己變成了古人的事實。
“晴姐兒,爹爹之前不是交代過你了,不讓你開口說話,你怎麼還和守城的軍爺說話。”
謝文安見閨女這會兒不說話了,就忍不住開口埋怨。
“爹,那個大哥哥是守城門的,咱們以後來幽州的日子多著呢!咱們送他兩個果子,給他留個好印象,這不好嗎?”
謝文安一想,閨女說的好像是對的。隻是,閨女不應該給那位軍爺果子,就是給,也應該是他來給才對。
謝文安剛想和閨女說出來他的想法,就聽見晴姐兒先開口了。
“爹,咱們進了城之後,一定要多瞧瞧,多聽聽,看這裏都需要啥吃食。這回咱們賣點兒普通的,下回咱們爭取賣點兒金貴的,這樣的銀錢才能多些。”
謝文安:他這個閨女,咋越來越像財迷了。
依晴卻琢磨著,進了幽州城之後,怎麼才能多換點兒銀子,回去的時候,也好有借口多拿出來些好東西,給家裏人改善生活。
“晴姐兒,等咱們賣完糧食,爹帶你去幽州最大的布莊,給你扯塊最漂亮的花布做衣裳。”
“爹,咱們還是先買幾丈薄紗釘窗戶。不然,天氣越來越熱,屋子不開窗,都感覺快被蒸熟了。”
謝文安:閨女形容的太貼切了,這麼熱的天兒,他們東廂的屋子裏可不就像蒸籠。
“好,這事兒晴姐兒來做主,等賣完糧食銀錢由我們晴姐兒支配。”
“爹,咱們還是先去米鋪,把糧食賣掉了再說。”“好。”謝文安應了一聲,和路邊的行人打聽了一番,才趕著驢車去了幽州城裏最大的“盧記米鋪。”
盧記米鋪,在幽州城裏有四五家的分店,坐落在城裏的大街小巷。剛剛謝文安已經打聽的很清楚,盧記米鋪離南城門最近的一家分店,就在這附近,穿過一條街就是。
父女倆趕著驢車穿過這條街,就見不遠處的那家店鋪的門臉上,正有“盧記”兩個字。
父女倆靠近盧記米鋪,謝文安眼中不禁露出欣賞之色。“不愧是幽州城最大的糧商,這招牌上的字,就比旁的店鋪顯的大氣,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
對於書法,依晴隻限於寫的工整,剩下別的,她真的不懂。
“爹,咱們不是來欣賞書法字跡的,咱們還是先賣糧為好。”
“哦,好。”謝文安先把驢車拴在米鋪門前的拴馬樁上,才跟閨女說道:“晴姐兒,你就在這裏等著,爹爹進去問問,爹爹不出來,你可不許下車,就坐在車上等著爹爹出來。”
“嗯,爹爹就放心吧,我就坐在這裏等著您。”
謝文安又瞅了閨女一眼,這才抬腿進了米鋪。
等爹爹進了米鋪之後,謝依晴百無聊賴的靠坐在米袋上,隔著鬥笠,看著對麵的點心鋪子開動腦筋,想著怎樣才能盡快的賣掉這兩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