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識改變命運(求收藏,求推薦)(2 / 2)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沒有本錢,思來想去,知識是改變命運最好的辦法。於是,在遊蕩的那一段時間裏,他成了在城中縣學外蹭讀書蹭蒙學的野孩子。終於成功引起了先生的注意。

老兩口在家裏急得團團轉,但無計可施,這時候縣學的先生,退休老吏李源來到家中,他向父親道:“令郎聰慧靈敏,天賦異人,為什麼不送他去學書識字呢?”父親為難的說道:“多謝先生誇獎,隻是我等窮人家,溫飽尚不能解決,哪有餘錢拜師學書。”李源當即表示:“我目前就在縣學教書,如不嫌棄,不妨讓我試著教教令郎,你放心,我不收取束脩。”

父親看著蕭照殷切的眼神,心中本來有些愧疚。想著若能多識點字將來總是有用的,於是便同意了。

自此李源便帶著蕭照,教他識字、背誦律令、作爰書。中華文字本來就是一脈相承,雖然經過了無次的簡化,但依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對於蕭照來說,識字就跟走路一樣簡單。僅僅一個月,他就認識了一千多個常用字,李源驚喜萬分,常常摸著已經花白的胡須微微點頭:“可造之材,可造之材啊。”

又過了半年,蕭照已經將李源肚中所學掏之一空。按照後世的話來講,可以畢業了。李源越發的賞識他,想著以自己的老麵子,推薦他到縣庭當個獄吏或者小吏什麼的,但是不巧,所有職位都滿員。礙於李源的麵子,又禁不住他一個勁地誇獎蕭照的才能,縣令王臣便讓蕭照先在縣庭中做了一個散吏。李源過後顯然十分不滿:“哼,竟然讓我的學生去做這種卑微的小事。”蕭照卻歡天喜地的應承了下來。

所謂“散吏”,是指縣庭中無具體職事,也沒有正式編製的一類閑散人員,並不算縣庭的正式吏員。但也有一份微薄的俸祿可拿。平常的職責就是負責上街巡邏,維護治安以及協助捕捉賊寇。偶爾也給城裏各處送送信,傳遞文書,張貼公文之類。相當於後世協警一類的職務。

“下次休沐,我要做個自行車。”辛苦了一天,總算是到家了,他站在門口自言自語。門倒是開著,母親在灶台忙碌著,蕭照走進黑黝黝的屋子,放下竹簡,拿起堆在牆角的陶罐陶碗,倒了碗水,咕咚咕咚喝個精光,這是已經燒開過的白開水,蕭照穿越過後發現,這個時代的人都不喝白開水的,口渴了直接喝生水。他可不敢冒險,每天都會燒一大壺放著備用。久而久之,家裏人也都養成了這個良好習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