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得卯初都到了,院裏來了人,有寺人高聲奏請的呼聲。主屋的門恰也開了,道嶽披了講經時的百納福田,迎著晨旭,與寺人合十互行了禮,便立在老樹下打水淨麵。
透過薄紗窗紙,江小蠻注視著那個人影,諸事議定,腳下生了根似得沒有去推門。
後窗‘吱嘎’一聲開了,阿合奇翻過窗沿,忽的咧嘴一笑留下句,“公主的心思,隻有瞎子看不懂了。您別瞧他一副得道高僧的樣兒,其實六根未淨,不過比俗人多幾條戒律罷了。”
而後,還沒待江小蠻心悸臉紅,那個矯健的身影便倏得從窗邊消失了。
院子裏寺人的呼請聲再起,她隻得推開了門,站在朦朧微涼的晨光裏。
道嶽剛好在用井水淨麵,聽見聲響,他揚起頭,有水珠順著眉骨劃過眼眶。
那雙雜染著碧玉色的眼睛,恰好折射過晨陽,水洗一般得靈透慈悲。
她一下子看進他的眼底,好像被吸附住了一般,便能讀懂他的心海。明顯的覺出,先前在莽山上的那種冷漠不見了,他又變回了初見時的淡然微暖的意態。
“哎呦,公主您果然在此,可尋煞奴等了。陛下已經下旨,賜您回公主府,仍沿玉真的封號呢。”
寺人的聲音充滿了諂媚討好,聽了詔旨,江小蠻卻反倒五內糾結。她朝老樹下看了眼,卻隻得到僧人一個合十回禮,便見他手持念珠淡然而去。
公主府空置多年,卻是氣勢恢宏,鬥拱飛簷,是先皇後許氏還在時,便已經開工修造的。因許家本為江南豪族,許皇後便將給獨女的府第按江南園林的式樣來布置了。
宅子占地極廣,分了四個大塊。西北離皇宮最近的,是個五進縱深的主人居所。西南一塊,僻作奴仆工匠侍衛之所,另辟了處規格頗高的殿宇,專供宴請宗室貴人。東北一塊是後花園,以一個葫蘆形的大湖為中,其上曲橋石拱,水榭抱廈,又載滿了四季各色花卉,青豔百色,凜冬不絕。而最東南穿過一大片竹林,還有個小型的馬場,可供擊球圍獵。
聽著韶光姑姑一路炫耀解說著,江小蠻才在將那五進的宅子略看了遍,珠玉玲瓏,古器如草,卻是絲毫也看不進她眼裏去。
“姑姑,瀅姐姐現下伺候的人,確是妥帖嗎?”她已經譴人去接了蕭瀅過府,因廂房客房還未置辦好,便索性將人放在了主屋裏。
“她夜裏要起來吃藥的,自是安排手腳最勤謹的。”韶光答話間總有些不屑,轉眼望向步輦上的小主子時,卻又是無奈憐愛。
江小蠻自己腿上有傷,卻堅持著先去看了蕭瀅,見她酣然睡著,問了些情況,才略略安心自去洗漱安頓。
吃過早膳,由女官韶光親自瞧著,讓太醫院的女侍來換了腿上的藥。
日頭清冽和煦,江小蠻捧了壺香茶,偎在美人靠上,假意透過菱花隔窗,去瞧內院裏的一株銀杏,心裏頭卻在盤算,該去何處弄張死囚的‘竹符’來。
韶光與她又端了三兩樣精致的茶點,一邊聒噪地絮絮,說些作公主後該有的儀態,又說貴妃這兩日出城省親了,等她回來,正好能趕上及笄宴了。
快到午膳時分,她還是沒能想出法子來,偎在美人靠邊睡著了,醒來身上竟披了件厚厚的狐裘。
正想喚人時,便有侍女上來奏報,隻說是鄔家二姐在花廳候著,要求見公主。
聽得鄔月蟬的名字,她下意識地捏了狐裘朝上擋在心口。
在菖都城中,江小蠻統共也就這兩個相熟的手帕交。鄔月蟬果敢聰慧,性子也強勢,雖說也是時常去莽山尋她,卻到底脾性不同,也不如她與蕭瀅一般日日相處投契。
說到底,也就是這一年蕭瀅入了宮,她在山中孤寂,才同這鄔家二姐來往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