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沒有坐主位和客位,都在正堂兩邊對麵坐了。
做好後,劉繼祖先問道:“師叔,依您看,楚王會派多少人馬來攻打咱們?”
木毅答道:“以我掌握的情況看,最少會來五千人,最多會來一萬人,來少了不管用,來多了他們又派不出!”
吳倫問道:“這是為何,難道整個江南江北兩道隻能派出這麼點兵嗎?”
木毅解釋道:“當然不止,楚王的兵馬數量雖然比不上晉王和秦王,但楚王在吞並江北道時就有近六萬人馬,現在加上江北道的駐軍以及後麵增加的士兵,怎麼說也有近十萬人馬。”
劉繼祖問道:“那他們為什麼隻能派出這麼點兵?”
“其實很簡單,這十萬人馬,大半是駐紮在星城周邊,負責守護楚王的安全,其餘的則鎮守各地城池和道界。楚王這夥人如此不得人心,沒有一定兵力的保護,你們覺著他們還能這麼猖狂嗎?”
大家聽了都點了點頭,木毅接著說道:“現在像田虎那樣的山賊土匪在江南道和江北道遍地都是,隻是江南道有李喆剿匪,江北道的山賊起事時間尚短,都還沒有形成氣候而已。楚王派去地方的這些官員實際上都不安全,這段時間光江北道被殺的縣令就有三個。
再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要派兵就隻有三個辦法,一是從星城調兵,這也是最主要的辦法。比如李喆去剿匪的兵力就是從鎮守星城的士兵中抽出來的五千人。但星城是楚王的老巢,那裏楚王最多讓他動用五千人而已,而且還不能離他太遠。經過這次的事,我算是看透了,楚王這人疑心甚重,根本不信任任何人,李喆也好,他兒子也好,都不可能帶太多兵出來。
第二個辦法,就是從其他城市及道界調兵,但縣城才二百五十個守軍,小的州城五百個守軍,大的州城一千個守軍,像襄州城這樣形製特殊的軍事重鎮以及各道治所也才兩千個守軍,再加上很多地方的城守還貪汙吃空餉,連規定的這點守軍數量的一半都沒有,你們說他們能調出多少兵來?他們又敢調出多少兵來?”
第三個辦法是招募新兵,他們現在正在幹這個事,比如我這裏就增加了一千人的編製,但這些新兵需要訓練,至少要三個月才能上戰場。而且楚王還要提防著其餘三王以及朝廷,他擴充兵力主要也是因為在這個原因,因此即使新兵練了出來,他們也不敢都派了來對付我們。
當然這些都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楚王不允許自己手下的人擁有太強的實力,從而威脅到他自己,包括四大家族以及他自己的親兒子在內。目前楚王批準帶兵出去最多的一次就隻有五千兵馬,可能他覺著再多就會威脅到自己的安全。
以前我一直弄不明白,為什麼江州城作為江北道的治所,還是他親兒子在那裏,那麼重要的地方總共也隻有三千人馬。通過這次的事,我才弄明白,楚王這是不放心,既不放心自己手下的將領,也不放心自己的親兒子,這才隻給他這麼點兵。
因此我分析他們派兵來攻打我們,應該不會超過一萬人,但真要來一萬人,也不算少了,咱們必須小心應對才行。畢竟我現在手上隻有兩千老兵、一千新兵以及那五百部曲,加起來也才三千五百人而已,實力還是有差距!”
劉繼祖說道:“咱們還有臥虎寨的將近八百人可以用,加起來就有四千三百人左右,再加上襄州城城高池深,應該能夠抵禦他們的進攻了吧!”
木毅卻皺眉道:“話是這麼說,正常情況下,他們要想完全包圍這襄州南城,沒有五萬人馬是做不到的,攻破更是癡心妄想。我擔心的是城池被攻打之後,會給咱們造成極大的困擾。首先是兵力就無法大規模擴充了,其次是糧草及軍備物資的籌集也會大受影響,另外一個問題是咱們剛起事,人心浮動,誰知道這襄州城裏的人都是怎麼想的,裏麵有沒有他們的人。萬一這些人裏應外合,幫對方打開城門,把敵軍放進來怎麼辦?
我手下的士兵雖然大部分都經過篩選,大多都對楚王恨之入骨,但戰爭發生之後他們又會怎麼想呢?萬一再有人暗地裏對他們許以高官厚祿怎麼辦?真金白銀的力量我是見過的,誰知道他們會幹出什麼事來!你們知道我為什麼安排了張遠帶兵去追回那些錢財之外,又派了許康和我的十個侍衛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