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第二百三十章 機緣巧合(1 / 2)

劉繼祖聽了先是一喜,心想這可真是心想事成啊!這樣一來他就可以隱藏在官兵隊伍裏,對於擺脫對方的追蹤可就方便多了。但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因為他隻是想擺脫追蹤而已,並不想去京城。京城可不是什麼好地方,那裏離著書院近,仇人又多,城牆也高,守衛森嚴,對於他來說跟龍潭虎穴差不多。一旦在那裏暴露了,自己怕是跑都跑不了!

但轉過頭來想,此一時彼一時,自己現在正處在被仇人追殺的地步。如果鎮口的那些人是來對付他的,那自己就還沒有擺脫對方的追蹤。而對方在發現自己的第一時間沒有動手,極有可能是因為準備的還不夠充分,沒有十足的把握殺自己,等他們準備充分了,他們肯定會動手的,自己隻有先盡快擺脫他們的追殺才是當務之急。

劉繼祖剛想感謝段大人,但馬上又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怎麼會這麼巧,自己剛說要去京城,他們就有去京城的差事,而這段大人又為什麼會主動邀請自己?他是想利用自己和肖開拉關係嗎?劉繼祖有過多次被騙的經曆,江湖經驗多少也有一點,於是馬上收口,改問道:“這麼巧,不知是什麼差事,我跟著不會給你們添麻煩嗎?”

段驛丞聽了笑道:“不麻煩,不麻煩,您這是來得好不如來得巧!說起來這個事也和襄州造反有關係。楚王雖然占了江北道,割據一方,但他和秦王、晉王不同,此人長袖善舞,很會搞關係,在三王和朝廷之間左右逢源,既利用他與三王的關係,與他們同氣連枝,攫取利益,又與朝廷那邊保持著極為密切的聯係。

你們不知道,楚王以前就經常給朝廷那邊送禮,主要是給皇上、太後和朝廷重臣送,禮物都極為貴重。因此朝廷那邊對楚王曆來都是不聞不問。即便他占了江北道,說他壞話的都沒幾個,楚王後來還想辦法又打通了和朝廷那邊的關係,繼續送禮。朝廷那邊也不想一下子對付四個敵人,楚王主動示好,怎麼會拒絕,因此朝廷這邊與楚王的關係一直都不錯,兩邊邊境駐軍也是最少的。

現在是因為襄州造了反,朝廷這邊才臨時增加了駐軍的數量,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個差事才落到了我們頭上,以前這樣的美差可輪不到我們。差事很簡單,就是幫助楚王特使把進貢的東西送到京城。以前襄州沒造反時,進貢的路線是從星城或江城出發,經襄州、堰州直接到京畿道,現在襄州一造反,這條路就斷了,而襄州南邊是神農架,那裏沒法走,他們就隻能從隨州進到河南道。

而咱們這裏正好因為襄州造反駐軍最多,您過來時應該也看到了,而我這個驛站又因為緊鄰襄州城這個軍事重鎮,是個大驛,人數比一般的驛站多一倍,因此負責護送的士兵就從邊境守軍那裏抽調,他們已經上路了,而我們驛站則負責出雜役。因為要給雜役們算工錢並記錄我們的開銷,而驛站的書辦因為家裏突然有事又走不開,我這裏還缺一個臨時書辦,您正好會寫會算,我正好可以聘請您做我們的書辦。

這樣一來,我也省了事,不用去外麵找人了。您住在這裏也不算違規,我也好交差。您還可以跟著我們一起去京城,吃飯住店都有驛站安排,不用花錢不說,還有十幾兩銀子的酬金。雖然您可能看不上這點錢,但確實要方便不少,您看怎麼樣?”

劉繼祖一邊聽一邊思考著,他覺著這個主意還真不錯,等段驛丞說完,他就站起身拱手行禮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多謝驛丞大人了,隻是我去到京城就不回來了,那回來時你們如何記錄呢?”

段驛丞拍著他的手臂笑道:“那個您不必擔心,我們隻算去的就行了,他們是按這個來發錢,因為來回都是一樣的人,一樣的路。您吃飯了嗎?”

聽到吃飯,劉繼祖的肚子不爭氣地叫了起來,弄得劉繼祖十分尷尬。段驛丞十分善解人意,笑著拉劉繼祖來到了後堂,然後吩咐手下去準備酒菜。劉繼祖又道了謝,段大人陪著他吃了晚飯,劉繼祖適當控製了一下自己的食量,以免使得別人覺著奇怪。

但即便如此,飯量還是比一般人大,不過劉繼祖本身就身材高大,吃的多點也不算稀奇。吃完飯,兩人又一邊喝茶,一邊聊起了舉業。這段大人的學問居然極好,經過交談,劉繼祖才知道,原來這驛丞是進士出身,之前曾做到過太守,後來因為得罪了權貴,被貶到這裏作了驛丞。

劉繼祖對段大人的學問特別佩服,段大人也沒想到劉繼祖居然這麼有學問,兩人越談越投機,居然談到了深夜還意猶未盡。段大人這時似乎改變了對劉繼祖的看法,說道:“朱公子,您這麼又學問的人去走肖大人的門路頗有些可惜了,我看還是參加舉業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