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雖性格卑微慣了,心氣兒卻一直還算高的憾兒小姐頭一次聽說了在廣闊的忠國境內,偏於西南一隅,竟還藏著一處國中之地,叫做猛茶古寨。
此寨的版圖是屬於忠國的,本身還算富饒,卻並無特別吸引外人的財富,地形又易守難攻,不值當耗費人力物力,又因清廷的管理散亂以及後期軍閥戰亂無人顧及,因此竟安安穩穩的千百年傳承下來。
當然,叫尹憾兒驚奇的並非這個,而是猛茶古寨以女為尊之事:
猛茶寨女子出生率比男子低,十個人裏約有三四名女子,也不知道是風水有異,還是飲食造成,或是如西洋文化裏提到那種所謂的基因。
總之,女子量少,卻身負繁育重任,而且,這猛茶寨的主要收入來源乃是采茶產茶,其重要工藝關鍵環節都是女子做的精致做的好,男子隻適合做些重活累活,或是織布造錦貼補家用,便又少了一分優勢,這樣一來,男子就越發不值錢。
每家皆是一名女子被尊為家主,家主又可娶多名男子,同當時的忠國整個兒是反著的。
聽到這裏,尹憾兒也還是懵的:“娘,您突然與我說這些做什麼?憾兒讀過好些書,西洋話本子裏比這荒誕的故事多多了,還聽說過男子誕育子嗣哩,誰信?都是哄人的。”
在她的記憶裏,母親從未注意過自己這個小女兒,更遑論什麼睡前故事了。
唐映秋卻隻是歎了一口氣,繼續講下去。
當初唐照秋和唐母二人闖蕩幾年,攢下積蓄,進入此寨,因寨子裏缺女眷,她倆又才貌雙全,有錢且聰明有心計,很快便立了足,二十年間便建立了龐大家業。
前麵的不多提了,隻說唐照秋自己,在唐母去世後,她便成為唐氏莊園新一任家主,將莊子打理的在整個寨內是數一數二的風光。
隻是,風光是風光,於子嗣一項上她與其他猛茶寨本地人沒什麼區別。
唐照秋受孕不易,生了三胎不但間隔年歲多且都是兒子,而且第二胎生產時傷了身子,第三胎亦是拚著半條命生的,之後幾年竟再也無法生育,若是小門小戶也倒罷了,可她還有偌大家產呢?
思來想去,她總不甘心招贅沒有血緣的外女入門,便向唐映秋求助。
“好姐姐,你有那麼多個女兒,且送我一個,如何?你那裏女孩兒不值什麼,來我這裏我會捧著她如珠如玉一般,絕不會虧待,待我百年之後,整個莊園都是她的,不比她在你哪兒過得好?”
這話說的的確是實情,況自古以來的忠國風俗裏亦有親戚間為了宗族後嗣彼此過繼子女之事,唐映秋倒不難接受這個提議,她猶豫的不過是一來路途遙遠,這一去怕是母女間一輩子再也見不到,二來,唐照秋想要的,是她才四歲的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