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城池無數,如果有人問,哪座能折桂,大多數人會說,長安城。
書中記載,上古有黑龍從南山飛出,落在渭水,化為龍首山,可以聚集天下氣運。百家宗師太公望,看遍江山,選擇龍首山頭,八水環繞之地,建城設都,開八百年帝祚綿延。
後代帝王取天下長治久安之意,將此城命名為長安。隻可惜天下終不能長安,兩百年前,風雲際會,東胡後裔宇文元月趁勢而起,奪取幽雲十六州,而後率八十萬草原鐵騎逐鹿中原,取代齊室,入主長安,國號大周。
歲月悠悠,一轉眼便是兩百年,當今大周天子宇文雲誌,二十一年前奪下龍椅,以開啟盛世之意,尊號啟帝,改年號天啟。
宇文雲誌登基後,發生過兩件大事,一是天啟二年,草原諸部作亂,從飛狐道入侵中原,這場仗一打就是兩年,直到最後,鎮北軍才在雁門關一戰定乾坤,大破蠻夷。從此草原諸部向大周稱臣。二是天啟十四年,宇文雲誌下詔,任命徐衍之為平東大將軍,征討洛陽齊室,一年後,洛陽齊室覆滅。
於是大周王朝,還真有些開啟盛世的意味。在大周臣民眼中,北狄也好,西戎也罷,都是化外之地的蠻子,成不了氣候。而時至今日,如果說天下九分,大周已獨占七分,隻剩下建康齊室在負隅頑抗,那也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
如今天啟廿一年初冬,大周朝野上下,都憋著一股勁,恨不得趕緊發兵,蕩平江南,助聖上成就千古帝業,在青史上留下君明臣賢的功名,他們自己也不枉人間走一遭。身為當朝第一權臣,禦史中丞兼太師的侯莫陳洛,更早早為此做下準備。
那日江南諜網被破的消息剛到,長安城飄起小雪,片片白色雪絨隨風飛散,灑滿大街小巷。城中擺攤的販子沿街散開,偶有雜耍賣藝的混在其中,招攬的吆喝聲與圍觀的叫好聲此起彼伏,街邊的店鋪裏也是遊人進出川流不息,好一番繁華景象。
有一匹黑色軍馬自洛城門疾馳而入,揚起一片積雪塵土,留下了噠噠的蹄聲。路旁的百姓有些驚奇,原是因為大周承平日久,在長安城內,極少見到這般匆忙趕路的軍爺。不過即便是驚奇,這事兒在百姓心中也不過轉瞬即逝,他們複而又各自忙起營生。
黑色軍馬一路疾行至北衙府,騎馬之人下馬對府門前侍衛亮了腰間令牌,行禮道:“本將北衙鎮北軍校尉徐源江,此行帶來向晚原諜報,還請二位大人通報一聲。”
府門前走出兩名侍衛,一名侍衛回禮道:“徐校尉,請稍等片刻,下官即去稟報。”另一位侍衛將馬牽往馬廄。不多時,那侍衛出來,將徐源江引入趙大人屋中。隨後,北衙府門前又恢複平靜。
當日下午,暗門門主就來到太師府。他帶來的兩個消息,卻讓侯莫陳洛很不滿意。第一個消息,星官上元死在桃葉渡前,和他一起上路的,還有八十多人。
北衙暗門隸屬於禦史台,司職刺探軍情與諜報傳送,門內星官攏共不到三百,一下子就死了八十多人,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所以在太師府的書房內,侯莫陳洛麵沉似水的看著暗門門主,許久才緩緩道:“究竟怎麼回事?”
門主是個白麵青年,歲數不大,卻深得聖上恩寵,想當年聖上登太乙仙門,這門主那時尚且年幼,卻被玉歸真人點頭稱讚,送出四字評語——身具靜氣。啟帝回宮不久,即宣旨征召他入暗門。再後來老門主歸隱,啟帝又欽點他統領暗門,一直都是龍椅前的紅人。
麵對侯莫陳洛的質問,門主將早準備好的名單,從懷中掏出,雙手奉上,道:“江南諜網出了內奸,我下令將餘下二十多人,召回長安,逾期不歸者,按投敵論處。”想不到他的聲音,比相貌更白淨,溫婉得有些像閹人。
侯莫陳洛道:“還有呢?”
門主聽出中丞大人口中的不滿,然而他自己也想不通。典鑒司動手是很快,可門內星官也都是萬裏挑一的好手,即使倉促應戰,也不至於八十多人被殺。所以麵對中丞大人的質問,他不知如何回答,良久,道:“我已經著手建立新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