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第一百八十一章:抽絲剝繭(上)(1 / 2)

當晚,徐銳和裕王密談了半夜,之後徐銳一人在書房枯坐到天亮。

辰時,安歌端著一碗稀粥走了進來,輕輕敲了敲桌案,喚醒了正在出神的徐銳。

“少爺,這是嬸嬸親手為你熬的,她見你這幾日辛勞,心疼得緊。”

徐銳點了點頭,拿起小勺,幾口喝下了稀粥。

安歌見他仍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忍不住問道:“少爺,昨晚裕王殿下究竟跟您說了什麼?”

徐銳搖了搖頭:“其實他沒說什麼有用的東西,就是告訴我此案或許是一個針對他的陰謀。”

“針對他的陰謀?”

安歌不解。

徐銳歎道:“此案牽連甚大,恐怕即將在朝堂上引發一係列黨爭,他一個光杆王爺大概會被推上風口浪尖,前途未卜。”

安歌聞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沒有再問,收好碗碟出了書房。

徐銳深深看了安歌一眼,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回屋換上官服。

此時此刻,朝堂之上正在醞釀一場大風波,雖然滅門慘案還在調查,但此案引發的輿情已經累積到臨界點。

今日早朝剛開始,右僉都禦史王華便上表彈劾宏通伯劉興才,罪名是幫助唐久光偽造公文,貪墨國庫官銀二百三十六萬兩。

此後都察院左右副都禦史,左右都禦史上表附議,並列舉與該案相關的勳貴、官員一百七十三人,目標直指太子。

遼王的第一波聲音終於喊了出來,而且聲浪震瓦。

緊隨其後,太子黨立刻還以顏色,卓陽候上表參戶部尚書杜若以及其下七十五名戶部官員捏造罪名,陷害唐久光。

緊接著,勳貴們群起攻之,兩公三候聯袂上表,以唐久光臨死前的遺奏為依據,彈劾文華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黃庭之秘密策劃陰謀,結黨營私,攻訐太子。

此言一出,內閣、六部集體上表抗辯,但勳貴集團中立刻便有兩位王爺、數位公侯出班站腳,仍舊壓過文官集團一頭。

雙方各執一詞,在朝堂上炒成一團。

正僵持不下之時,大理寺正張敏突然拋出一封奏疏,參裕王和刑部尚書陸華偵辦不利,袒護太子,將裕王也拉入了這場黨爭。

太子黨害怕文官集團從裕王身上找到突破口,立刻以裕王未將唐久光抗辯遺奏上報皇帝為由,彈劾裕王袒護戶部罪官。

新一輪的角逐再度開始,將這場朝爭推上了高潮。

然而令人玩味的是,坐在龍椅上的宏威皇帝態度曖昧,從始至終未發一言,所有上表一律留中不發。

由於皇帝沒有發話,在對罵了兩個時辰之後,早朝散去,朝爭不了了之。

一切似乎告一段落,但誰都知道今日還隻是雙方的第一輪試探,更慘烈的鬥爭仍在繼續,雙方都被逼到了牆角,為求自保隻得刺刀見紅。

而能夠左右雙方勝負走向的隻有兩點,一個是態度不明的宏威皇帝,另一個便是滅門案和國庫貪腐案的調查結果。

刑部侍郎劉浩飛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刑部尚書陸華性情孤直,身後沒有派係,經過幾年清理,刑部之內也大都是沒有派係的官員,在這場風波之中更顯得風雨飄搖。

在朝會之上,劉浩飛出了幾身冷汗,才下朝便立刻趕回刑部,想要盡快偵破此案。

可當他回到刑部之時,卻聽手下說裕王和陸華已經帶人趕往唐府徹查。

此時劉浩飛正好收到手下來報,看完下官呈上來的公文他大驚失色,決定必須立刻將此事向上峰彙報,便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唐府。

今日的唐府守衛森嚴,各個衙門的兵丁番子各司其職,將唐府內外圍了個水泄不通。

劉浩飛暗自心驚,連忙抓過一個差役詢問。

差役喜滋滋地告訴他:“大人,徐大人已經找到了密室!”

“唐府之中果然有密室?!”

劉浩飛渾身一震,連忙問道:“密室在哪?”

差役道:“就在後院!”

劉浩飛連忙衝進後院,便見徐銳果真已經從一座假山之下挖出了密室通道,此時正指揮差役們搬開大門。

“大人來得正好,快來與下官一同看看密室之中究竟有什麼。”

徐銳見劉浩飛匆匆趕來,連忙一把拉住他的手腕,往密室裏走。

“徐大人,本官還有急事,等見過裕王和陸尚書之後再來陪你一探究竟。”

劉浩心中還有急事,本不想耽擱,但徐銳不由分說,拉著他便往密室裏走,他拗不過,再加上心裏著實好奇,便隻好先跟著徐銳進了密室。

密室比想象中還要大,占地足有七八間廂房大小,基本上算是挖空了整個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