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劉兩位大帥已經動用全部兵力增援冬欄堡,卻遭遇了寂滅軍殘部的頑強抵抗,而涼州將軍馮常勝已經早一步被黑旗軍擊敗,率領殘部退出戰場。
眼下的涼州正以冬欄堡為中心四處烽火,冬欄堡雖然暫時還未告破,但武陵親軍攻勢如潮,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了。”
林紹東沉聲讀著朝廷的邸報,南朝大軍退出戰場之後,被封鎖近兩個月的聯絡渠道終於打通,朝廷的邸報第一次送到了西川,但邸報上說的卻不是一個好消息。
“大帥,肅王危在旦夕,肖、劉兩位大帥都在邸報之後附了私信,想請您製定一個解圍的章法。”
讀完邸報之後,林紹東又小聲地對徐銳說了一句。
徐銳搖了搖頭,一臉陰沉地說:“若是天啟衛在附近或許還能有所作為,相隔這麼遠,我又能拿出什麼章法?
肅王被圍,作為摯友我恨不得立刻前往增援,可是理智告訴我,這一劫,隻有靠他自己強撐過去。”
林紹東愕然道:“大帥,肅王麾下僅有數千人馬,麵對的又是數萬武陵親軍,實際上若不是那場決戰令武陵親軍元氣大傷,咱們又轟掉了他們所有的回回炮,恐怕肅王根本不可能守到現在。”
徐銳道:“你說得這些我都明白,但對於大局來說冬欄堡之戰簡直不值一提,而且隻要他們再堅持最多五日,南朝大軍自然會不戰自退。”
“什麼?”
林紹東詫異道:“南朝大軍已經狗急跳牆,如何可能不戰自退?”
“因為他們著急!”
徐銳道:“他們急著回國,所以才會選擇冬欄堡那條路,他們急著回國,才會放棄圍點打援的策略,不惜一切代價猛攻冬欄堡,也是因為他們著急回國,才不可能在冬欄堡下久拖不決。
你想想,原本有了東南戰線的牽扯,肖、劉兩位大帥不敢放開手腳追擊,這才讓他們有機會從容回國。
可是他們不知道肅王就在冬欄堡,一頭撞了上去,讓兩位大帥不得不再度全力與他們展開決戰,這可是與他們的初衷大相近庭的。
最多再有五日,肖、劉兩位大帥的大軍就會部署完畢,屆時武陵親軍便會被徹底拖在冬欄堡下。
以敵軍統帥的智謀絕不可能看不出這等大勢,所以我推測最多還有五日,若再攻不下冬欄堡,武陵親軍就會被迫去走更為艱險的山路,哪怕付出更多的人命,也比被留在北國要強。”
聽完徐銳的解釋,林紹東這才恍然,可是他的臉色卻沒有好上多少,不確定地問:“話雖如此,可肅王真的還能堅守五日嗎?”
徐銳歎了口氣:“我也不知道,眼下誰也救不了他,隻能是他自己救自己了。”
林紹東沉默下來,兩人就這般在對麵而坐,大眼瞪著小眼。
不多時,遠處的親衛門讓開一條通道,安歌騎著快馬飛奔而來。
一見安歌,徐銳豁然起身,迎上幾步,不等安歌下馬便問:“消息拿到了嗎?”
安歌一個翻身從馬上跳了下來,點了點頭道:“拿到了,南朝果然出了大事!”
“什麼?”
此言一出,徐銳眉頭一皺,林紹東卻是從石頭上跳了起來,急不可耐地問:“南朝出了何等大事?”
安歌朝徐銳望了一眼,見徐銳點了點頭,便道:“半個月前,南朝隆祐皇帝不滿武陵王專權,暗中聯絡南朝京城諸多將領,以及反對武陵王的文武百官發動政變。
政變意外得到了武陵王心腹,南朝九門提督洪驍的支持,因此發動得十分突然,僅僅一個時辰便將武陵王的留守將軍拿下,武陵黨羽一萬三千多人盡數被隆祐皇帝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