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況空前,這便是我北國之春的開始,看到這一幕,老夫真的相信有生之年能夠看到遍地教化的大同世界!”
開學典禮結束之後,宏威皇帝及一眾權貴先行退場,可年事已高的大夫子盡管在觀禮台上坐了整整一個上午,卻仍舊堅持不願離去,非要看完整場考試。
聽著大夫子目中含淚的感慨,徐銳擦了擦額頭的汗珠,他何嚐不想登高遠望,指點江山,可是無數瑣事都指著他拿注意,實在沒有大夫子那般閑情逸致。
“快要開考了,晚生下去看看。”
高高的主監考台上,徐銳向大夫子告了聲罪,便要去考場溜達一圈。
雖然考場的所有適宜都已安排得明明白白,張宗年作為總考官,出岔子的幾率幾乎為零,可也許是這場考試實在太過重要,徐銳總有些放心不下。
“鋼鋒慢走,老夫陪你一起去看看,這等盛況若是錯過,老夫必定抱憾終身!”
不等徐銳離開,東籬先生便笑盈盈地說了一句,快走兩步跟上了他的步伐。
東籬先生這幾步走得虎虎生風,輕快無比,完全看不出是個年近百歲的老人,可徐銳怎敢托大,若是出個意外就算是他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一見這老小孩恨不得一蹦一跳,徐銳的心髒頓時漏跳一拍,連忙放慢步子,扶著大夫子往考場慢慢走。
今年考試徐銳搬出了因材施教的大旗,從一開始就將完善的招生簡章發到每一個考生手中,上麵記錄著詳細的院係、專業和師資力量等情況,讓考生根據興趣自行選擇。
而根據不同的專業,考生們需要考的科目及內容都不相同。
或許是受到徐銳推陳出新的鼓舞,就連大夫子在出儒學考題之時都摒棄了沿用千年的八股文,隻問了一個看似很無厘頭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在看到儒學考題的一瞬間,就連徐銳都傻了眼,立刻聯想到大夫子的思想已經朝王陽明的心學實用主義靠攏,這一題看似簡單,但要破解其中的深意卻極為困難。
可是當徐銳委婉地向大夫子提出這題是否超綱的疑問後,大夫子卻笑眯眯地搖了搖頭,告訴他這一題並非要考心學,而是隻考字麵意思罷了。
徐銳和一眾儒家大能都難以置信,大夫子卻說,學士階段乃是做基礎選拔,相比探究學問深度,培養簡單高效的學習方法更為重要,隻有先打好了基礎,才能在學海之中更進一步。
何況報名考生數量眾多,錄取的畢竟隻是少數,即使是那些沒能被錄取的學生也能通過這一題尋找到今後學習的方向和方法。
聽了大夫子的話,徐銳這才發現他不愧為一代文聖,不但已經完全理解了徐銳對大學的設計精髓,而且更是本著教化天下的目的,絲毫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
欽佩之餘,徐銳也對考生們的命運搖頭苦笑,就連自己都沒能正確破題,可以想見,當考生們拿到考題的瞬間會有多麼傻眼。
除了儒學之外,諸子百家都各出各的題目,輪到徐銳的陰陽家,又將科目分成了數學、化學、物理、生物和專門的軍事學五門。
由於基礎教育的缺失,前四個科目徐銳所出的題目並非專業的計算或應用題,絕大部分都是對自然現象的分析,如果留心觀察生活中的諸多奇妙景象,又有自己的思考,能回答出來並不算難。
他便是想從這些題目中找出那些真正對這四個自然科學感興趣,有思考的學生,入學之後哪怕從頭教起也容易得多。
相比其他諸子百家,報考儒學和陰陽之學的考生最為眾多,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千多年來,儒學畢竟算是正統,又有大夫子這等文聖坐鎮,自然最為權威。
而鬼穀一門的陰陽之學曆來披著濃濃的神秘色彩,所謂每代鬼穀必出經天緯地之能臣的珠玉更是引得無數學子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