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三十二章 無情更傷多情故,風流公子群詩會(1 / 2)

話說眾人因聽吳王已要著手開宴,故請了他們過去,本還說說笑笑間,如此倒也馬虎不得,遂應了一同前往。可巧偏公子與姑娘又都會了麵,遠遠瞧著也不好上去細說,隻得互相頷首問安一番,也算不失禮數。

一襲人等皆被小廝引著往前院而去,隻見佳木蘢蔥,隱隱有園林之風。再進數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繡檻,皆隱於山坳樹杪之間,四處清風拂麵,又兼香花馥鬱,真是好個所在。

一麵走,一麵說,不禁驚歎這王府宅邸果真與別個不同,到底是到了那處地方,原都布置的極好,場地極為寬闊,倒能讓他們各享盛世之歡,可詠桑寓柳,遙以心照。然則這處互相讓座推搡用了好半天,才盡落了座,男女分席,各不相幹。原先還說的信誓旦旦想要出風頭的男男女女,此刻也隨分守時,不肯胡鬧。

此刻卻有瓶插香花,爐降檀香,極能襯托雅趣,各人麵前的小幾上都擺放了瓜果肴饌、玉液瓊漿以及藍英流華,更不必說金樽玉盞。

眾人端坐了一瞬,自都不敢胡鬧,隻等著吳王殿下臨席歇泊,不肖一會兒,就有人高聲提醒:“吳王殿下到!”

那些公子姑娘自是不敢鬆懈、怠慢一刻,全都起身轉身往前看去,躬身與座上之人行禮。也有大膽些的仕女想瞧瞧是何等天姿,卻也不敢被人給看去,因此萬分糾結。這吳王殿下早先便有賢名在野,又是極隨和的人,且至今尚未有正妃,因此這來的人中有些便是想著這一點,來之時就有好些卯足了勁兒的爭奇鬥豔,將那些花兒粉兒的往身上攬,也是想博些眼珠。

就算知道這人無意高位,日後也頂多是個閑散王爺,但也無甚關係。對於那些保守人家來說,卻是極好,不管日後如何,總能安穩不是。但這些姑娘大抵是白費了心思,通上京城中多少大家仕女,或是溫婉賢淑、性情端方,又是才貌雙全、天姿國色,也未見他起過心思。

皇帝也曾想過為他納妃,可這人總說:若非合心意,便斷不肯婚配。皇帝說他胡鬧,而他反是笑吟吟的說:“我又不喜歡人家,平白的娶到府裏,我亦無趣,她也辛酸,不是毀了那姑娘的一生,這如何能行。”天子隻當他沒心沒肺,日後便再不提這事,要好要壞,全由著他去了,左右也不承望他來延綿皇室血脈。

此時那吳王殿下一身白色直襟長袍,蘇繡的銀絲螭紋鑲嵌其上,腰下係著一塊上好的螭龍白玉,黑發束起以鑲碧鎏金冠固定著。笑如朗目入懷,立如芝蘭玉樹,既有皇室的威嚴,亦帶著天然的風流,觀之可親,不使人望而生畏。

他親母當年原是上京城中有名的才女,名叫宋雲若,且品性溫婉端方,其父原是朝中清貴之士,為官清廉,本不願將女兒送入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可巧皇帝也不知何處聽得她的才名,硬要納入宮中,為人臣子也不能忤逆天子旨意,最後也隻能如此。宮闈之中,早先還是聖眷正濃,被封為雲妃,但日久情淺,難免生厭。遂棄於宮殿,來往次數越來越少,終究是隻聞新人笑,哪曾聞得舊人哭。

而在那番事情之下,卻掩蓋著另一真相,就是啊,那雲妃娘娘原是有心愛之人的。奈何強權之下,來一出棒打鴛鴦,情也無疾而終,最終是男婚女嫁,各不相幹。這雲妃娘娘雖是出塵的氣質,又是極好的秉性,入宮初時雖是極不情願,奈何皇帝卻日日溫柔予她,雖未相知相許,到底不是鐵石心腸,到底也還過得。可終究料不到,帝王心從來不會專屬於一個女子,後來卻是鬱鬱寡歡,留下總角之年的吳王就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