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51章開香堂(1 / 2)

輪船上

李福壽靜靜的趴在船舷邊,看著這一切,深切感受到這個時代物質極大匱乏,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時之中,能夠活命都是奢望。

這一幕幕鮮活的景象,深深刺痛了他的心靈。

身為重生人士,他能夠深切感覺到與這個時代的人們深深的溝壑。

能夠萬裏迢迢前往澳洲淘金的華人,不缺乏勇氣,不缺乏精明,不缺乏孤注一擲的冒險精神,可以說是這個時代華人的佼佼者,敢於前往未知之地搏一個未來。

做出這樣艱難決定,也是為生活所迫。

這批青城山號帶回來的難民不同,他們大多數一輩子就在附近的幾個村莊打轉,有可能連縣城都沒去過,對宗族鄉老言聽計從,骨子裏麵愚昧而單純。

在他們的心中,或者在一眾華人淘金者的心目中,就沒有多少家國民族的情結,即便有也極其淡薄,因為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生存下去。

溫飽尚不能夠解決,每年春荒秋災都會餓死很多人,一年到頭麵朝黃土背朝天,到頭來還要剝樹皮吃觀音土艱難度日。

這樣的苦難日子又何談家國情懷?又何來無病呻吟?又何來民族氣節?

這個時代

翼魯豫地區旱災蝗災不斷,腐朽的清政府上下都爛透了,拿不出切實可行的賑災措施,也無人關心民眾疾苦,任由廣大的民眾在苦難中掙紮,生死由天定。

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為了求生掙紮出一條活路,膠東半島的人們北上闖關東,走西口,演繹出一幕幕人間悲喜劇。

人離鄉賤,不是實在活不下去,誰願意背井離鄉啊!

想到這裏

李福壽的雙手緊緊攥住船舷,因為過於用力而顯得發白,發自內心的痛楚難以言表。

他是一名熟知曆史的重生人士,也曾是一個憤世嫉俗的鍵盤俠,對自己的祖國和人民愛的深切,愛得滾燙熱烈,對華夏民族有深深的眷戀之情。

也正是因為這些,所以不能夠忍受社會醜惡現象,不能夠忍受朝日媚美的臭德行,每每拍案而起。

世事鬥轉星移

重生來到這個時代,在這個沒有民族覺醒的時代,家國民族概念懵懂的時代,麵對腐朽衰敗的滿清王朝統治下的國人們,為了生存而苦苦掙紮。

他感到了深深的無力,無力改變這一切,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災難發生,華夏民族華夏滑向百年沉淪的最黑暗時代……

《中英煙台條約》又稱為《滇案條約》,是1876年(光緒二年)清朝與英國在煙台簽訂的條約。

英國獲準在煙台設立領事館,並且到了治外法權,從而擁有一係列的貿易特權,甚至可以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從煙台本地招募華人建立“華勇營”,由英國軍官直接訓練掌控。

在20多年後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這隻“華勇營”漢奸部隊代表英國衝鋒陷陣,表現十分神勇,因此得到了高度嘉獎。

很多骨幹被派遣到香港,加拿大,南非等英國殖民地,繼續為大不列顛主子效勞,此乃後話。

英國人在威海衛取得特權之後,法國,德國,意大利,美國,俄國和扶桑國都紛紛在煙台設立領事館,郵件局,電報台,海關倉庫等設施,作為對滿清國交易窗口。

澳洲十九世紀聯合航運公司正是因此取得直航威海衛的資格,通過運輸貨物開辟新的貿易線路。

“青城山”號前往威海衛港,船上滿載了紅河穀牧場出產的純羊毛毛線,奶糖,香腸,熏火腿,肉罐頭和優質小麥麵粉等物資,價值高達7500英鎊。

這個價值是指紅河穀牧場出產成本以及遠洋運輸加起來的成本價值,而不是銷售的價值。

若是銷售得當,應該在這個數字上乘以1.5或2。

“大龍頭請恕罪,屬下有要事稟報。”

“講……”

“此次我船受命前往煙台,通過各渠道收集清政府動向,所得已經彙集成冊上交。此外……”

見習船長耿寶貴猶豫一下,繼續說道;“卑職在煙台港上岸,深入魯西南地區看到的情況,比船上這些人悲慘百倍,地裏的莊稼都被蝗蟲吃光了,遭了災的人們沒有東西吃,把樹皮都扒光了,觀音土吃的肚子脹得像皮球,人卻骨瘦如柴,田野路邊遺屍累累,一個窩頭就能換一個小丫頭,兩張烙餅就能換一個青年漢子,悲慘場景難以言訴,卑職鬥膽……”

“怎麼了……說!”

李福壽霍然回身,眼神嚴厲的看著耿寶貴,嚇得他腿一軟跪伏在地上。

“卑職罪該萬死,鬥膽用船上的物資換來英國人大量囤積的粗糧,在煙台港外一個廟宇裏安置了七千多難民,他們全都願意賣身為奴,可是人數實在太多,青城山號裝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