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12月27日
大洋王國正式對外宣布全麵占領了墨爾本,爭奪墨爾本的戰役就此降下帷幕,這一消息傳到歐美世界引起巨大震動,向來老神在在的倫敦政府也坐不住了,在聖誕假期結束之後,召開了內閣緊急磋商,然後發表了正式聲明。
1891年1月7日
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首相受維多利亞女王陛下委托,正式發布女王昭令;
授予昆士蘭伯爵李福壽“秦王”封號,一同授予香格裏拉大公爵位,正式承認大洋王國合法性,為大英帝國庇護國,英聯邦成員之一,並且歡迎英聯邦大家庭迎來新的成員。
女王昭令中擬授予秦王李福壽嘉德勳章,以表彰其在澳洲做出的傑出貢獻,該勳章需要女王陛下親自頒授,所以秦王李福壽在處理完澳洲內部事務之後,需要盡快啟程前往英國受勳。
當然了,這個時間也可能是三年五年,也可能是十年八年,國王都是很忙的,哪有時間去領這個勞什字嘉德勳章?
倫敦反應速度之快在李福壽的預料之中,能夠獲得“秦王”封號,自然是李福壽在於倫敦溝通之中一力要求的,這是唐太宗李世民曾經獲得的封號,對李唐後人而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要不然,英國人哪裏知道什麼“秦王”,這也太為難人了。
在一開始溝通時
白金漢宮並不願意給予親王封號,隻願意給一個公爵的名號。
大英帝國確實在印度土邦分封了幾十個士邦王公,但那是人家原本就有的王室傳承,算不上新封的親王,隻不過是在老王去世,新王繼承時,由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兼任的印度女皇進行分封,使印度當地土邦王公統治具有合法性。
李福壽拿出了一軟一硬兩個殺手鐧,權衡利弊之後,白金漢宮很快同意了他的封號“秦王”請求。
硬的就是已經全力運轉的曼德海峽天塹要塞,有能力斷絕歐亞兩洋貿易,具有戰略性影響力,這是大洋王國抬高自身價值最直接砝碼。
反正這玩意兒也瞞不了多長時間,是時候出來亮亮相了。
軟的一手就是接受“秦王”封號以後,李福壽願意宣誓效忠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陛下,大洋王國願意成為英聯邦的一份子。
若是不能滿足己方要求,那麼承諾的就很難實現。
在10多天的時間裏
倫敦與澳洲之間的跨洋電報往來頻繁,最終達成了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案,展現出令人膛目結舌的極高效率。
討價還價的焦點主要集中於親王還是公爵?香格裏拉島地位問題(屬於王國領地還是公爵私人封地)?是否派遣總督(大洋王國堅決拒絕)?王國定位,是否加入英聯邦?是否繳納稅收?英國人在澳大利亞經商置業及其他的待遇問題?
最後雙方商定;
白金漢宮即然給出了一個王爵,那麼索性再贈送一個公爵封號,將香格裏拉島列入公爵封地,以解決香格裏拉島獨特的地位問題。獲封“秦王”之後,大洋王國將加入英聯邦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白金漢宮不派遣總督,大洋王國依然要繳納稅收,每年固定為320萬英鎊,這可以理解為宗主稅或者是保護費。
雙方愉快的達成了一致,在現階段,大洋王國還沒有實力和底氣要求與英國平起平坐。
李福壽區區一介白身踏上澳洲,短短15年的時間裏,塑造出一個以華人為主的王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已經足以令其滿意。
至於說王國位格矮化什麼的是不存在的,這玩意兒得看自己爭不爭氣,爭氣的話發展成為世界矚目的強國,與大英帝國平起平坐,參與世界牌桌角逐,可以留下精彩而令人眩目的帝國傳奇。
不爭氣的話,就是給一個皇位都沒用,照樣會被打落凡塵淪為笑柄。
看看現在扶桑國不尷不尬的地位就知道,萬世不移的天皇,在歐洲人眼裏那就是個笑柄,你見過窮到每天吃一個飯團子的天皇嗎?
在被美國人的炮船打開國門之後,扶桑國與歐美列強簽訂了一係列喪權辱國的條約,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地位,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扶桑國竟然沒有宗主國。
原本是美國炮船率先打開江戶大門,按道理美國應該是扶桑國的宗主國,但美國在當今時代屬於異類,社會實行民主自由這一套,不搞什麼宗主國。
而英國人法國人明顯看不上窮得可憐的扶桑國,嫌棄得緊,沒有半點兒想當爸爸的意思。
所以,扶桑國這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角色,就成為任何一個歐美強國都可以來欺負的軟弱魚腩。
大洋王國得到白金漢宮正式冊封後,外交上首先要做的幾件事之一,就是與扶桑國重新簽訂通商條約,原來的內容條款不變,隻不過簽訂條約的主體名稱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