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第954章此消彼長(感謝萬賞加更第二彈)(2 / 3)

他又叮囑了幾句,然後在李建洋恭送之下離開了。

這邊李建洋剛剛直起身子,麥克唐納-凱恩斯總統就陪著祝青溪上將,劉山上將一行走了過來,這兩位老將隔著遠遠的就笑著說道;“建洋啊,真要論起來,我們還是你的叔伯呢……”

李建洋;“……”

……

撤退進入弗吉尼亞共和國的部隊並不多,以香格裏拉師,北方聯邦獨立七師和八師為主,兵員總計近6萬人,還有皇家海軍以諾福克,漢普頓為母港的大西洋艦隊,共編列四艘戰列艦,麒麟號、饕餮號兩艘重巡和十數艘巡洋艦。

皇家陸軍東線主力部隊已經隨著太平洋鐵路撤往北方聯邦,同行的還有以白人為主的獨立五師和獨立六師,以及數以10萬計的白人女子,這都是遠征軍部隊在五大湖地區駐守期間,官兵們結交的白人女友或是已經登記的妻子。

遠征軍士兵的白人女友中,以德裔移民為主,幾乎占了一半還多的份額。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五大湖地區原本就以得以德裔移民為主,是德裔移民聚集成堆的地方,他們是最好的白人農場主和優秀技術工人,以嚴謹內斂,愛抱團而著稱。

而在東海岸和西海岸則是英裔移民後代的天下,基本掌控了當地政治、經濟活動的主流,以資本家、工廠主和大大小小的政客,律師,醫生這些上層人士為主,人數更多的愛爾蘭和意大利移民則是打工仔或小業主,也包括地痞流氓和著名的黑幫。

在弗吉尼亞共和國獨立之後,米國聯邦從原本的6000萬人口進一步下降到5400餘萬,重要的東海岸版圖被挖去了一大塊,隻剩下以費城,紐約一線為主的重要港口城市。

原本接近9000萬人口到如今的5400餘萬,五大湖地區數千家工廠被搬空,這讓米國的國力再次受到嚴重削弱,一下子回到了1890年時期的水平,經濟總量比英國和大洋帝國略微領先一些。

但是其債務總額從戰前的33.6億美元猛增到122億美元水平,這其中除了巨額戰爭賠償之外,還有米國政府戰爭中的巨額開支,撫恤金以及其他工農業及公路,橋梁,市政建築損失。

大洋帝國一躍成為米國的主要債權國,手握著高達86億美元債權,在美國的債務總額中占據七成份額。

僅一年利息支出,就高達3.6億美元之巨。

這成為米國財政的巨大負擔,每年巨額美元源源不斷的注入大洋帝國經濟體係,必將促成經濟的飛速發展,41個工業門類完善健全,迅速提升到很高的水平,具備國際競爭力。

大洋帝國在戰爭勝利後人口和土地資源大幅度增長,人口從戰前7220餘萬猛增到7600,又增加了一個海峽省22萬平方公裏土地,牢牢控製了合恩角和麥哲倫通道。(未計算巴拿馬和北方聯邦)

經濟方麵已經超越英國緊逼米國,巨額的戰爭賠償注入經濟中,這就像吃了一劑大補藥,有望在1911年度正式超越米國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德國。

(再次說明,現在的曆史線和原來曆史已經不同了,請不要對號入座,徒惹人笑。)

截止1910年底

德國總人口約7890餘萬人,比大洋帝國7600萬多280餘萬人,後者的經濟規模是前者的79%,約是4/5的樣子。

說實話

德國應該感謝大洋帝國,將工業經濟更加強盛發達的米國拖下了馬,打斷了米國原本愈來愈順暢的經濟發展軌道,打折了工業發展的腰,打亂了工業發展節奏,也打掉了米國一片欣欣向榮發展的心氣勁兒,推著德國坐上了世界經濟強國的頭把交椅。

李福壽沒想到的是;

由此帶來了德皇威廉二世的極度膨脹,在贏得米國巨額戰爭賠償之後,投下了大筆軍費在陸軍部隊中發展裝甲兵器,從而給英法俄帶來了更大的麻煩,造成了更慘重的損失。

這一因一果,莫非天定?

1910年9月27日

德國陸軍部與大洋帝國簽署一份重磅級合同,價值高達1.4億金洋,大洋帝國將提供560台獵豹中型坦克及生產線和技術,提供800台野狼輕型坦克及生產線和技術,提供80台95毫米自行火炮及全部技術授權,提供60毫米,80毫米,100毫米迫擊炮技術授權,提供1.5萬輛六噸載重貨車,提供8000千挺02式輕機槍及生產線和技術授權等等一攬子合約,這麼多先進武器足以裝備四個澳式裝甲師,兩個炮兵師,二十個半機械化步兵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