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第961章隱藏在海麵下的冰山(2 / 2)

時隔17年,在1899年重新上市之後,卡吉爾蒸汽機械公司上市當天的市值達到了1.34億美元,經過十幾年發展,在戰爭前夕市值達到2.97億美元,皇家基金手握1/3以上的股權,是不折不扣的大股東。

僅此一項財產,價值就高達上億美元。

皇家基金還重倉持有了澳洲通用機械公司股權,而作為控股方,澳洲通用機械公司全資控股米國通用電氣公司,皇家基金因此也間接控股了米國通用電氣公司及其附屬的數十家工廠和公司,都是孫公司或者曾孫公司。

除此之外

皇家基金還控股了大量美資機械公司,電氣公司,投資了排名前列的美資銀行,在米國著名的大城市紐約,費城,芝加哥,底特律擁有上百座大廈的物業權,黃金地段店鋪數以萬計。

皇家基金與數十位美國著名地產商合作,其中包括丘吉爾外公~米國百萬富翁,《紐約時報》股東之一的倫詹妮·傑羅姆,他也是在和皇家基金的長期合作中發了大財,皇家基金擁有紐約港17.3%的股份,這可都是真金白銀啊。

這些在米國的巨額投資,每年都會為內務府帶來高達6~7千萬美元的巨額穩定收益,包括並不限於股權分紅,租金及投資收益,每年滾雪球一樣的不斷壯大。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

在戰爭爆發前夕

皇家基金已經不斷的在拋售手中的股權,物業權益,回籠了數億美元資金,可是由於手持的物業及股權數量過於龐大,直到戰爭爆發也沒有能夠完成撤資行動。

而這塊肥肉就被米國政府盯上了,以戰爭中敵方資產的名義予以沒收,大大肥了一波。

當時拿的高興,現在還起來那就臉色憋的發青,一副便秘模樣。

巨大的戰爭創傷導致米國百業凋敝,農業生產受到的影響還不大,工業進程無疑遭受重創,財政部賬上都是一筆又一筆的欠款,窮的讓耗子聞之落淚。

戰爭後收拾殘局,方方麵麵都要用錢。

在海關財源被霸占的情況下,向來富裕的米國財政也變得捉襟見肘,根本無力支付高達7.58億美元的雙倍清償賠款。

沒辦法,美方隻能大量移交位於紐約,費城,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的物業權益,移交政府掌控的東海岸碼頭倉庫權益,用於抵償部分賠款,總計約1.75億美元。

除此之外,美方剛剛到手的出售巴拿馬運河4500萬美元,出售太平洋群島2000萬美元,兩者加起來6500萬美元在手上還沒捂熱,轉手就交了賠償款。

東挪西湊了2.4億美元,還差5.18億美元的賠款,這時候米國聯邦政府真的山窮水盡,再也拿不出錢來了。

剩下的隻能繼續尋求銀行貸款,按年度償還,能夠伸出援助之手的依然隻有八大銀行組成的“戰後清償銀團”,具有濃厚皇家基金背景的皇家昆士蘭銀行,皇家紅河穀銀行聯手彙通銀行吃下了這筆貸款。

經過討價還價,雙方達成一致。

總計5.5億美元貸款,年息4.75%,分10年償還,本息合計6.79億美元,第1年償還0.76億美元。

由於皇家基金在上述銀行中占有絕對股權,這實際上等於皇家基金自己貸款還給自己,而給米國人留下的就是一張張大額賬單。

說實話,米國人對大洋帝國真是恨得咬牙,但是卻不敢吭聲。

在經受毒打之後,米國佬清晰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對大洋帝國商人那真是又恨又怕又嫉妒,唯獨不敢口出怨言。

舉凡經曆過戰爭的人,都曾親身體會到大洋帝國軍隊的霸道凶殘,那是留在心底深處永遠的恐懼,需要時間治療創傷。

那些在曠野裏瘋狂肆虐的坦克裝甲車一路橫衝直撞,炮火和機槍掃射將大量的米軍士兵打成血葫蘆,然後狂野的碾壓過去,已經成為很多軍人揮之不去的噩夢。

戰爭期間,對那些在大街上摟著白人女友招搖過市的大洋帝國士兵,米國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曾經有很多愣頭青上前挑釁,結果都被軍警帶到了軍營裏處置,有的被打得斷手斷腳丟出來,有的直接人間蒸發,最後也不了了之了。

在大洋帝國占據五大湖重工業區的這段時間裏,他們專挑高、精、重、大企業下手,拆卸了數千家工廠異地重建,等於將五大湖重工業區的脊梁骨挖斷了,留下了數萬家小企業揚長而去。

米國佬回到了滿目瘡痍的5大湖重工業區,隻能留下滿腹辛酸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