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星輝汽車廠是全世界第三個年產量達到10萬輛的大型汽車聯合企業,軍方訂單中的1.2萬輛重型越野卡車,曾伴隨著越遠征軍戰士馳騁北美和阿根廷,打下了碩大的名頭。
如今來自英國,米國,德國,法國,奧匈帝國,巴西,智利等軍方訂單紛至遝來,這進一步鞏固了星輝汽車廠軍用卡車龍頭老大的地位,其6~10噸級重型越野卡車備受青睞,是世界各國炮兵牽引車的首選裝備。
僅星輝汽車廠一家,員工總數就達到13.7萬人,隨著現代化新廠區的投產,這一規模還在迅速擴張中。
受益於大洋帝國汽車產業發展起步早,規模大,競爭充分的優勢,拜納姆工業公司,太平洋變速器公司也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實力十分強勁。
姑蘇市依托這三家大型汽車設備企業,發展出數百家頗具規模的配套企業,不但為本地汽車廠配套,而且為鬆江市通用機械公司,大眾汽車廠,寶馬汽車廠等頂尖企業配套,形成了完善汽車配套產業鏈。
排行第14位的是新興石油城巴厘巴板,城市人口72.15萬,這又是個一招鮮,吃遍天的城市,以石油化工和無機化工產業為主,憑借著資源優勢硬生生的殺入城市排行榜的前列。
排行第15位的是馬尼拉,城市人口70.7萬,經過皇家內務府十三年不斷的重金投入,如今的馬尼拉已經完全呈現出現在大都市的樣貌,高樓大廈林立,道路筆直而寬敞,高大的行道樹和姹紫嫣紅的灌木叢點綴其間,椰樹搖曳,獨具南國風情。
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總部就坐落在這裏,這也是皇家海軍最強大的艦隊,轄下擁有16艘主力戰列艦,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艘2萬噸級重巡和眾多的大型巡洋艦,占據整個皇家海軍實力的6成以上。
僅皇家海軍及其家屬在馬尼拉就多達17萬餘人,這是一個消費實力相當強勁的群體,收入普遍為中產階級,少部分高級軍官更是位列上層人士,消費能力毋庸置疑。
作為皇家太平洋艦隊的母港,海軍官兵在馬尼拉購田置業安頓一個家,那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從住宅,出行到日用消費等各方麵,極大的促進了馬尼拉的城市發展。
“羊毛戰爭”勝利後
從五大湖地區拆卸的數家技術設備先進的大型船廠就落戶在馬尼拉,除此之外正在配套施工四座5萬噸級大型船塢,這是皇家基金控股的大型企業馬尼拉造船集團重大基建項目,投資額高達2300萬金洋。
每一座5萬噸級大型船舶,就是一條大型船舶生產流水線,擁有配套完善的廠房,吊車,行車和各種船舶構件加工設備,鉚焊設備,拆彎設備,在擁有大型軍用船舶修造能力的同時,主要用於生產3.5萬噸自由輪和散裝貨船,並有能力發展出4萬噸以上的船舶生產能力。
由於菲律賓群島獨特的群島環境,加上皇室八大公爵分封於此,島嶼之間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客輪,區域間航線短的二三十公裏,長的一千五六百公裏,各種定期客輪航班多達150多班,密布在島嶼之間。
除了客人之外,貨輪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承擔起各島嶼之間貨物轉運的重任。
因此,載運客人從60人到500人的交通客輪,載貨能力從200噸到5千噸不等的近海貨船需求量很大,這也造就了馬尼拉船舶製造業的繁榮。
由於曆史地位重要,馬尼拉這座古老城市未來還將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尚需時日,細細發掘。
排行第16位,是同屬鬆江經濟圈的杭州,城區人口70.11萬人,其發展戰略與姑蘇城相同,也是緊緊跟隨著鬆江的工業發展腳步,形成“品”字形比翼齊飛的局麵。
該市範圍內廣昌塑膠公司,大昌自行車廠,精工紡織機械廠,百靈日化廠,福達通水泥公司都是大型上市公司,民營經濟活躍,擁有數量驚人的中小企業,是鬆江經濟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排行第17位的是莫桑比克的北方城市馬拉維,這是在帝國範圍內僅次於首爾排名第二的“棉紡織之城”,居民人口從10年前的56.5萬人發展到如今的71萬人,一路走過來非常平穩。
在帝國開拓了南北美洲市場之後,馬拉維同樣也來了棉紡織業大發展的契機。
作為莫桑比克北方區域中心城市,以非洲行政學院,馬拉維紡織學院,莫桑比克醫學院,馬拉維工業專科學校為首的一批院校先後建立,為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
作為一座以紡織、皮革加工為主的輕工業城市,馬拉維的未來發展要優於近鄰七曲市,縱然非洲再貧瘠,人們總要穿衣服,在擺脫了英國人施加的桎梏以後,莫桑比克棉布可以參與世界範圍內的公平競爭。
別的地方不談,近在咫尺的南非就是一個大市場。
質優價廉的莫桑比克棉布相比較英國機織棉布,首先就省下了一大筆海運費用,這讓他價格上更具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