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炎點點頭,道:“有勞你們了。大家兒和家裏人團聚不容易,今天就讓他們回家去住吧!你們把沒有家人的弟兄們先帶回軍營去休息,明天早上卯時我到軍營來大家集合,去見皇上。”
於是楊炎和他們告辭,跟楊沂中一行回楊家去了。
流蘇、楊婉、楊昌業都在門口等他,見到楊炎回來,楊府合家上下一片歡騰,比去年宿州大捷回來還要熱烈得多。不但呂大煥、楊朝瑛夫婦也帶著呂秀雅也來了,還來了許多叔伯兄弟,姑姨表親,遠房親戚,甚至是同族。絕大多人楊炎壓根都沒見過。
其實楊炎隨萬如菊回到楊家之後,因為父親已經亡敵,別人隻當他們孤兒寡母,除了楊沂中夫婦和楊朝光、楊朝亮、楊朝瑛等幾家外,其他的親戚對他們母子並不重視。每逢年節也無人來問候。好在萬如菊喜歡清淨,並不再意。後來萬如菊去世以後,楊炎又出征在外,隻有流蘇一人在家,更是沒有和別人來往。即使是和楊家來往較多的親戚也隻是僅僅知道楊家有這麼一個人。而大多數人以前跟本不知道,楊家第三代中還有楊炎這個人。
但現在可大不相同了,楊炎己是臨安府家隅戶曉的人了。誰都知道這一次楊炎所立的功勞極大,升官加爵是免不了了的。便何況還既將成為駙馬,聲望之高名氣之大,在年輕的一代中幾乎無人可比。於是知道楊炎回來,幾乎楊家所有的親朋好友都聚齊到楊家,等候楊炎回來。其實大數人對楊炎跟本沒有印像,也十分好奇這個好像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楊家二少爺究競是個什麼樣子。
等到楊炎回來,楊府裏早己擺下酒宴,竟足足擺下了二三十桌。楊家的正堂雖大,但也擺不下這許多桌,一些關係較遠的人隻好被安排在偏廳裏去了。
眾人入席,楊炎破例隨楊沂中坐在主桌上,開席之後,眾人都輪流過來給楊炎敬酒祝賀。縱然有楊沂中在一邊指點“這是你三叔公。”“這是你七姨公。”“這是你十二叔。”等等七大姑,八大姨,還是攪得楊炎頭昏腦漲,也不知道是那裏冒出來的這麼多親戚。隻能來者不拒,逢酒必幹。好在他內功純正,一麵喝著酒,一麵運功將酒蒸發,也不用但心喝醉。
好不容易把一幹人打發走了,隻見楊老夫人帶著兩個老婆子過來,這兩人都是六十多歲,穿作打扮倒也頗為氣派,像是大戶人家的老太太。楊沂中忙給楊炎介紹,一個張嬤嬤,一個劉嬤嬤,原來都是當初楊朝輝的奶娘,現在替楊家看守農莊,都以安家立業子孫一大幫人。楊炎好懸把剛喝下去的酒都吐出來,怎麼什麼鳥都來了。不過也隻好奈著性子給這老個老太婆見禮問好。
說了幾句客氣話,張嬤嬤便搶著道:“炎哥兒也如今也是做大官的人了,身邊那能沒幾個親信的人跟著呢。我家的小三子到是很伶俐,叫炎哥兒帶著,今後也好有些出息。”
楊炎聽得眼睛發直,腦袋都懵了。隻聽楊沂中道:“好得很啊,如果沒有您家,那有他父親,那會有他。您家的小三兒也算是他的兄弟,那有不拉扯拉扯的道理。”
張嬤嬤臉上頓時笑開了花,一邊的劉嬤嬤卻一臉不樂,可惜插不上嘴。
楊沂中又對張嬤嬤道:“什麼時候叫你家小三兒過來,我叫人給他量量身材,好製一套盔甲,在選幾件稱手的武器,以後就跟著炎兒吧!”
張嬤嬤一怔,道:“要什麼盔甲、兵器?”
楊沂中笑道:“炎兒是做武官的,跟著他自然是要上戰場打仗,怎麼能沒有盔甲武器呢?上一次我給他選的幾個親隨這次都戰死了,也正要再找幾個了。您家的小三兒又不是外人,正好,正好。”
張嬤嬤的臉色立刻變色,強笑支捂道:“那好,過幾天我就叫小三子過來,炎哥兒剛回去,我就不打擾了。”說著趕緊走了。
一邊的劉嬤嬤一臉幸災樂禍的過來,湊過來道:“她們家小三子傻頭傻腦的,那能給炎哥兒當親隨。我看倒是炎哥兒回來,屋裏一定要個得力的丫環服侍,我家的大姐兒能幹得很,小模樣也過得去,我叫來給老王爺和炎哥兒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