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蕊受唐仲友的牽連下獄的事情,楊炎一點也不知道。這時楊沂中已經回來了,一家人終於團聚。正在計算楊炎的府地擴建的工期,好確定楊炎完婚的日子。這其間,趙忱又來找了楊炎幾回,給他帶來了一封趙倩如的書信,楊炎到是十分喜歡這個小舅子,有時還教他幾招,兩人相處的十分和諧。
這天一家人正聚在一齊,忽然來了一個宦官領著幾個差人來傳旨,要楊炎去臨安府衙接受朱熹的問話。眾人聽了都不由吃了一驚,雖然不知道朱熹要問楊炎什麼事情,但想來總不會是好事。不過楊沂中第一個反應過來,對楊炎道:“炎兒,你就到臨安府的堂上去一回,朱大人問你什麼都俱實回答,也就是了。”
楊炎答應一聲,收拾了一下,跟那個宦官去了。楊沂中馬上差楊全在後麵跟著去打聽。
宦官把楊炎帶到臨安府後就回宮去交旨去了。楊炎跟著那幾個差人走進臨安府衙,朱熹以然在大堂上端然正坐。差役們都整整齊齊列立在兩邊。
楊炎給朱熹見過禮之後,朱熹道:楊炎,你可知道今曰喚你到本府堂上所為何事嗎?”
楊炎搖頭道:“不知道。”
朱熹點點頭,道:“本府問你,你要俱實回答,今年五月二十三日,你率軍遠征黑陽山途中曾抓住幾個百姓,你命人將他們捆在樹上,任其自生自滅。五月二十四日,你在封丘擊敗金兵之後,將十九名傷兵扔下不管,可有此事嗎?”
原來在李道的暗中指使下,陳亦超等人到臨安府衙控告楊炎草兼人命,遺棄傷員的事。朱熹接到狀告之後,以他的道德關念,對楊炎的行為自然十分不滿,也沒有弄清當時所俱體情況,本能的就斷定是楊炎不是。不過臨安府可沒有資格去抓楊炎,於是朱熹另起一本,在皇帝麵前告了楊炎一狀。
其實這些天以來雖然有十多道彈亥楊炎的奏章上到趙眘麵前,不過趙眘知道這些不過都是禦使們在無中生有,或是誇大事實罷了。不過楊炎對自己遭到彈亥卻是毫不在意,也不上書自辯。這一來卻令趙眘有絲不滿,認為楊炎是不是自以為有功於國,有些驕縱之意了。正好趕上朱熹上書告了楊炎一狀, 趙眘正好借這個機會敲打敲打楊炎,以免他居功肆寵,於是下詔讓人帶楊炎去臨安府接受朱熹做詢問。
楊炎根本沒想到是陳亦超狀告自己,其實這件事件他自己幾乎都忘了。聽朱熹這麼一問,他才又想了起來。不過他並不覺得在這些事情上自己有什麼不對,也就居實答道:“不錯,確有此事。”
朱熹到是怔住了,沒想到楊炎這麼痛快就承認下耒。他願來還以為楊炎會失囗否認,必要時還會把陳跡超傳上堂來和楊炎對質,卻想不到楊炎一口承認下來。他也怔了好一會,才道:“好,楊炎,你既然承認了,那麼就把經過詳細的說一遍。”
楊炎點點頭,將這發生的一切經過都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當然也說了自己為什麼這樣做的道理。不過朱熹心中己先入為主,認為楊炎所說的道理不過是為自已狡辯。當然他也沒有當場說破,隻是命孔目把楊炎所說全都記錄下來,然後交給楊炎畫押。
楊炎一看所記錄的和自己所說的差不多,也就拿筆簽字畫押了。不過楊炎隻是奉旨來接受朱熹的問話,怎樣處置他還必須由趙眘來決定,見楊炎簽了字,朱熹便道:“楊炎,我要將此事回複皇上,你先且回家聽候處置吧。”
楊炎回到家裏,楊沂中和楊朝光都在等他回來。楊沂中聽完事情的經過之後沉思不語,片刻之後,寬慰了楊炎幾句,要他不必在競,也就是了。然後就打發他回東進院去了。
楊炎走後,楊朝亮道:“爹,這是是有人故意要對付子昊吧?”
楊沂中點點頭, 道:“我本來就有些奇怪, 雖然以炎兒年紀來看, 官職確實不小, 但也隻不過是正六品的親武大夫而己, 而且現在又被閑置起來, 斷沒有幾天內就被連續彈亥十幾次的道理。這裏麵一定是有人在從中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