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十二逆鱗3(1 / 2)

趙惇隻覺頭大如鬥,眼前一片茫然,呆呆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麵的大臣爭得臉紅脖子粗,一言也不發。也不知過了多久,眾大臣這才發現皇帝一直沒有說話,這才覺得有些不對勁,漸漸才平靜了下來,都把目光看向趙惇。

這時趙惇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還是不說話,隻一抖袖子,轉身向後走去。一邊的內待見了,立刻扯著嗓子高喊了一句:“退朝——”

回到內室以後,趙惇還在回想朝堂上的爭吵,隻覺得腦子裏還在嗡嗡作響,以前他是太子的時候,因為趙昚隻有他這一個皇子,無人來和他爭這太子的位置,因此也從來不用但心自巳保不任太子的位置,隻是小心待奉趙昚就行了。這些軍國大事,江山安危都不用自己操心。卻想不到自巳一繼位就麵臨這麼險惡的局麵。

使用楊炎的成敗利害關係,趙昚都以經給他說得清清楚楚。而且趙昚也教給他控製楊炎的辦法,但現在真正輪到由自己主政,趙惇心裏卻惶惶不安起來,今天在朝堂上的爭執,無疑將以來趙惇不願去想的問題全部揭開,使趙惇不得不去思考:我真的能夠控得了楊炎嗎?

趙惇也不是不明白,現在楊炎手握雄兵十餘萬,還有兩廣之地做為根本,論實力,遠遠超過了自已這個臨時的朝廷,如果想要擊退金軍,就必須重用楊炎,先帝讓自巳在擊退金兵之後,收回一部份楊炎的兵權,但說的容易,做起來卻難,果如楊炎真的能夠擊退了金兵,立下不世大功,這兵權還能收得回來嗎?這樣複雜的局麵,即使是執政多年的老手也會感到頭痛,何況是剛剛坐到這個位置上的趙惇。

但越是難以選擇,偏偏就越是要選擇。趙惇隻覺得心裏堵得慌,坐立不安,連李皇後奉茶都懶得理睬。其他侍女們見他臉色不正,都不敢來打饒。趙惇坐了一會兒,忽然命人去請趙月如來。

不多時趙月如便來了,一見趙惇愁眉不展的樣子,不禁問道:“官家這是怎麼樣了?可是為朝中的大事發愁嗎?”

趙惇歎了一口氣,把今天在朝堂上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道:“說起來,今天的事情都是從楊炎身上引起來的,卻沒想到後來竟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成了這個樣子。想起來就令人煩惱。”

趙月如皺了皺眉,道:“官家還不明白嗎?這分明是龍大淵他們這一夥人因為苛扣錢糧的事情敗露,存心報複,才無中生有,成心搬弄事非。官家且不可相信他們的話。”

趙惇遲疑了一會兒,才道:“朕也曾想過這一點,但林栗所言也不無道理,若是依照祖製,楊炎確實不該繼續執掌兵權。”

趙月如道:“官家,先帝在位之時,以經將我許配給楊炎,因此涉及到楊炎的事情,我本不應該多言,但隻想問官家幾句,這幾年以來,楊炎為大宋南征北戰,立下多少功勳,而龍大淵、史浩、曾覿、張說這一夥人又有何建樹?,金人入侵之際,龍大淵、史浩、曾覿、張說這一夥人做了些什麼?楊炎又做了些什麼?還請官家三思。”

趙惇沉默了片刻,道:“先帝在位之時,曾對朕道:若是論用兵之道, 我大宋恐怕無人能及楊炎。要朕重用楊炎。朕也相信,楊炎現在對大宋依然忠心,但朕卻但心,將兵權盡付於楊炎,一但楊炎生出反叛之心,又有誰能製得住他。”

趙月如沉默了一會,忽然起身來到趙惇麵前,拜倒於地,道:“官家請放心,我敢保證,楊炎對大宋絕無二心,趟若楊炎萬部真的生出反叛之心,或是有背叛大宋之意,我自會有法外理。”

***** ***** ***** ***** ***** *****

楊炎一行人回到隆興府之後,廣南的人馬都以經全部到齊了。現在在隆興府一線以經聚集了九萬多人馬,加上駐守撫州的畢再遇、池州的孟宗政,和建昌軍的劉寶都歸楊炎節製,因此現在楊炎能夠調動的人馬以經超過十三萬,離他所設想的十五萬大軍反攻臨安以經相差不遠了。

除了士兵以外,在平定大理之亂中得到的七百多頭戰象也到位五百, 其有兩百頭大象以經裝配了改裝之後的象背弩, 而且象兵也都訓練純熟, 完全可以上戰場了。另外還從廣南運來床弩一百五十架, 各種火器,從及其他各種車輛器具和軍用物資。糧草也以經屯集了近三十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