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長之兵敗之後,宋軍的兵鋒眼看著就以經逼近到了臨安。整個臨安府的金軍全都被震驚了,誰也沒有想到,完顏長之竟會一敗塗地。
雖然久打仗的人都知道,勝敗是兵家常事,偶爾一次失敗到算不了什麼?要知道完顏長之是這一次南征的主要策劃者,而且自從南征以來,完顏長之就屢立戰功,金軍上下沒有人懷疑完顏長之的能力,那麼這一次大敗,隻能說明,楊炎比完顏長之更加厲害。
更何況這一次出戰,金軍出動的六千鐵浮圖,竟隻剩下兩千餘名,損失比例之大,為大金曆來所未有過的。由其是宋軍第一次出動象軍作戰,給金軍造成了極大的震憾力。現在整個金軍上下幾乎都知道,宋軍有一支特殊的隊伍,用的是一種叫做大象的野獸參戰,比鐵浮圖更為厲害,這一次宋軍能夠大勝,就全仗著這支隊伍。
一些未參加的金軍聽說之後,紛紛都像參戰過的金兵打聽大象的情況,而參戰的金兵為了掩飾自己戰敗的恥辱,又往往向其他人過份誇大形容象軍的可怕之處,本來就沒有幾個金兵見過真正的大象,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人人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添油加醋,添磚加瓦,結果越傳越離譜,自然也越傳越可怕。
而有些金兵聽說之後,又去像臨安的當地人去打聽大象,有些見過大象的到是居實相告,但也有些人為了嚇唬金軍,把從【山海經】【搜神記】一類怪誌書上看到的怪獸形像也加在裏麵,得到的結果自然更是千奇百怪,莫衷一言。而且偏偏說得越是誇張離譜,越是有人相信。
而宋朝混入臨安的細作也趁機在城中大肆編造謠言,說是金軍南侵,乃是逆天而行,以經惹得上天震怒,玟此派出神獸下界,扶助大宋,抵擊金人。或許是說宋君以弱冠之年,得以登基天下,仍是承天之運,故此才有祥瑞之獸出世,輔佐明主,金人當難以北還等等。沒有幾天的功夫,整個臨安城中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完顏雍和金國的文武大臣們都是見過大世麵的人,自然不會輕信這些所謂的流言。但現在對這些流言絕不能坐視不管。而且偏偏在這時又傳來金國的水軍在三門灣大敗的消息。三門灣的水軍大寨被宋軍燒毀,水軍一共換失近五百多艘戰船,現在整個海麵上都是南宋水軍的天下。不僅如此,宋軍還在溫州登陸,完全可以水陸並進,直搗臨安。而且在江北,宋軍同時也在淮東發動猛攻。
麵對戰局一步一步走向惡化,完顏雍也有些坐立不安,立刻下旨,詔完顏長之回臨安入對。好在現在金軍的防線分水、桐廬、新城等地離臨安很近,不過百裏左右的路程,縱馬急奔一天就可以趕一個來回,到也不怕耽誤軍情。
正好這時完顏長之也有事想要回臨安麵奏完顏雍,正好起程,同時為了讓朝中的官員明白這一戰金軍到底輸在那裏,特意命張鵠將宋軍象兵的樣子畫了一副畫,自己親自帶回臨安,呈交給完顏雍,以更給文武大臣們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完顏雍也可以算得上是馬上皇帝,當年身為葛王的時候,可是參加過順昌大戰,而且金國的文臣與宋朝不一樣,幾乎抑是由武轉文,因此人人或多或少,都懂得一些軍事,而且一多半也見過大象,因此眾人一見張鴿所畫的圖像,也立刻都明白了幾分,麵對這樣的龐然大物,換了誰去卻難免會吃個大虧,因此對完顏長之這次的失利也能夠理解幾分。隻是誰也沒有想到,南宋是何時訓練出這樣一支象軍來。
不過理解雖然是理解了,但完顏雍看罷圖畫之後,還是皺眉不展,想不出有什麼辦法來對付象軍。其他文武大臣也都議論紛紛,眾說不一。但誰也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
其實完顏長之到不認為大象真是無敵於天下的。這幾天的時間裏,他到是想出了幾個辦法來對付象軍,但都無論是哪一個,都覺得不太可靠。因為完顏長之隻和象軍打過一仗,對大象的認識並不十分完全,有許多情況還停留在推想的階段,並不知道是否可行。
這一點完顏長之可不像當年楊炎平南的時候,當年楊炎可是有十二頭大象和足夠的時間,來供他研究大象的長處弱點,以及對付大象的辦法,同時也能讓士兵們能夠有長時間與大象相處,以消除對大象的陌生感和恐懼感。而且在後來楊炎組建象軍的時候,還能夠針對這弱點進行彌補,並且在作戰中盡可能發揮象軍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