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六十二外交周旋(1 / 3)

黃河岸邊一戰, 宋軍在兩岸設伏, 趁西夏軍半渡而擊, 大獲全勝,斬首三萬餘人,俘虜二萬三千多人,同時還奪得戰馬四千多匹,兵刀器械, 鑼鼓帳蓬旗幟不計其數,而且西夏軍隨軍所帶的物資軍需除了少量落入黃河水中, 其他也均為宋軍所得。西夏軍主帥嵬名繼忠自盡而亡、大將都羅青死於亂軍之中。

取得大勝之後,楊炎立刻命周宏明帶領一萬人馬,押送俘虜和獲得的物資回蘭州看押入庫。然後帶著楊昌鵬、曹勳兩人和剩餘的宋軍渡過黃河,立刻向卓囉和南軍司進攻。

卓囉和南軍司是西夏與大宋邊垂重鎮,地處癿六嶺東端的莊浪河邊,地勢險要,而且平時都駐有大軍守衛,易守而難攻。但現在興慶府告急,連佯攻和州的高山都也率軍救援興慶府去了,因此卓囉和南軍司的防守十分空虛,而且宋軍挾大勝之勢,士氣正旺,大軍殺到,並未費多少氣力,就攻占了卓囉和南軍司。

隨後楊炎留下楊昌鵬鎮守卓囉和南軍司,自己和曹勳率軍轉西北,又連續攻取了湟州、廓州、西寧州等地,這些本都是屬於大宋的土地,隻是被西夏趁宋金交戰時出兵攻占,現在奪回也將大宋的西北疆域擴大了數百裏。而楊昌鵬駐守卓囉和南軍司也沒有一味死守,出兵攻占了皋蘭、永登等地,鞏固了卓囉和南軍司的周邊地區。

周宏明也從蘭州轉回,四川宣撫使王炎又調集了三萬人馬,以及一批糧草軍需物資等物,到達蘭州,支援楊炎,一並全都帶到卓囉和南軍司。

這時西夏各路大軍都以經回援興慶府,攻占了黃河峽囗的高震以經成為一支孤軍,不過兩條戰線的作戰目標者以達到,因此楊炎命人飛報高震,讓他放棄黃河峽囗,退兵到應理駐守。然後留下周宏明守衛卓囉和南軍司,楊昌鵬守衛靜塞軍司,自己和曹勳到應理和高震彙合。至此西夏南部,包括卓囉和南軍司和西壽保泰軍司、靜塞軍司在內的大片地區都被宋軍占領。

這一次西夏是出動了十二萬大軍進攻蘭州,而等衛慕延平、沒藏安煥、董明召、沒移達哥等人帶著敗軍逃回了興慶府,隻剩下五萬多人,而且還有多半帶傷。得知西夏軍大敗而回,嵬名繼忠也戰死了沙場,西夏皇帝李仁孝急火攻心,當殿昏厥於地。隻嚇得西夏群臣手走無措,急忙傳請禦醫,七忙八亂費了好一陣功夫,總算是把皇帝給救醒了過來。好在李仁孝到也沒有什麼大病,隻是著急上火,一時急火攻心,隻用靜養幾天也就無事了。

而且在隨後幾天裏,盡是不好的消息傳來,不過十幾天的功夫,整個西夏南部就都被宋軍占領了,因此整個興慶府裏都人心惶惶,由其是嵬名繼忠的敗軍,把宋軍形容得像凶神一樣,對於打敗“鐵鷂子”的象軍,更是盡極所能的形容可怕,使整個西夏軍都軍心大亂,充滿了對宋軍恐懼。

其實早在西夏惠宗李秉常大安七年(1081年) 時, 宋朝曾出動三十萬大軍, 分五路攻伐西夏, 兵臨靈州, 當時西夏岌岌可危,形勢之惡劣,比起現在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那時西夏還保留著景宗李元昊時代的尚武之氣,因此堅壁清野,上下齊心與宋軍決戰,太後、國相甚至都親自上陣,終於打敗了宋軍的進攻,轉危為安。

但如今的西夏君臣卻是承平太久,這幾十年來,一直推進文治,幾乎沒有經曆過什麼大戰事,甚至有不少大臣根本不知兵事,因此麵對宋軍的進攻,全都慌了手腳。

好在這時宋軍主動從黃河峽囗退兵,解除了對興慶府的危脅,才使西夏朝廷得以喘了一口氣。但隨後西夏群臣卻發現,這樣一來,宋軍下一步用軍的靈活性反而更大了。向東隨時都可以再度出兵,進攻興慶府,而向西用兵,也可以攻取西涼府,拿下整個河西地區。西涼府與興慶府中間,隔著的是一片大沙漠,救援起來十分困難。而且現在西夏軍新敗, 元氣大傷,興慶府尚且自顧不暇,那裏還能分得出手來,去援救西涼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