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七十九鄧王趙竑(上)(1 / 2)

臨安,鄧王府。

在大宋複國之後,趙忱將鄧王的爵位,讓趙愷之子趙竑繼存,又封趙愷之女趙泌為縉雲縣主,因為兩人的年紀都還幼小,因此都交給淸河郡主趙婉如撫養。後來在趙婉如的要求下,將他們三人安置在臨安的原鄧王府中。而旦原來府中的下人侍女也全都沒有更換,這一舉動也為趙忱贏得了不少仁厚寬容的名聲。

經曆過這一番波拆之後,趙婉如也一改年幼時調皮胡鬧,任性刁蠻的性格,不僅成熟了許多,而且也變得沉默少言起來。大部份時間都呆在府裏,做些女工針織,再就是督促趙竑和趙泌兄妹倆讀書習字,很少外出。一心一意撫養他們兄妹成長。一轉眼快三年了,現在趙竑己是年過十五的少年,而趙泌也以經十三歲了。

這時趙婉如正坐在書房的窗前繡花,趙竑和趙泌坐在桌前,伏案寫字。而在周圍有四個侍女伺候著,整個屋子裏安安靜靜。

隻見門外進來一個中年女子,走到趙婉如身邊,小聲道:“郡主,德壽宮裏來人了。”

“哦?”趙婉如放下手中的針線活計,對趙竑、趙泌道:“竑兒、泌兒你們倆在這裏好好寫字,我去去就回來,可不許趁機偷賴,我回來之後要看你看寫的字,如果寫得不好,就要罰抄論語三十遍。” 然後起身跟著那女人出去。

德壽宮是太上皇趙構居住的地方,大宋複國之後,遷都到建康,不過趙構不願到建康居住,依舊留在臨安的德壽宮裏。趙忱也到沒有免強,如他所願。趙婉如請求回臨安居住時,趙忱也請她代為伺奉太上皇趙構。因此趙婉如幾乎每隔三五天,都會去德壽宮,問候趙構,每逢望朔之日,還會把趙竑、趙泌兄妺兩人帶來。

不過趙忱對他們也確實十分寬容,不僅兩邊的俸銀也都如數發放,而且逢年節喜慶之曰,趙忱都會派人回臨安來問候。並且還送來不少禮物。不過趙構也頗為自知,明白現在可不是孝宗趙昚當政,自己這個太上皇也不過是個老頭子了,因此也收斂了不少,昔日都打著“德壽宮供奉” 名義,就可以橫行無忌的時代,也己不複存在了。

趙婉如來到外間,來的人是德壽宮的內都知事李宗回。趙婉如忙命人賜坐,又叫人奉茶,然後才笑道:“太上皇那邊有什麼事情,隻用叫人來送個信,我便到徳壽宮去了,到是還有勞大公公親自跑這麼一趟。”

李宗回也笑道:“郡主說那裏話,咱家不過是太上皇跟前的一個奴材,就算是跑一跑腿,也是應該的。”

趙婉如道:“大公公實在太客氣了,不知太上皇有什麼吩咐嗎?”

李宗回道:“這眼看著皇上的生辰又到了,而且這一回可不比平常,因此太上皇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郡主應該把鄧王和縣主一起帶去建康,親自向皇上道賀才好。不知郡主是想怎麼時候起身,將太上皇的賀禮也一並帶去。”

“這……”趙婉知微微一怔。下個月就是趙忱的二十歲生辰,三天以前,建康府那也早己派人來通知臨安這邊的兩家,請他們進京,參加趙忱的生辰。不過趙構是太上皇,又是趙忱的爺爺一輩,因此完全可以隻派個身邊人送去賀禮,而不用親自去建康。但於情於理,趙婉如都該帶著趙竑、趙泌去一趟建康。

其實趙婉如也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隻是她心裏實在是有苦說不出來。原來趙凱兵敗身亡之後,趙忱雖然沒有追究他的後人,而且還讓趙竑繼承了他的爵位,但在趙竑心裏卻一直憤憤不平,始終都把趙忱當作是殺父仇人,不肯順從。每一次趙忱派人來問候,他都躲著不見。趙婉如不知說過他多少次,但趙竑年紀雖小,但性子卻拗得很,也聽不進雲。趙婉如也拿他沒有辦法,隻好在使者麵前推說他有病不能見客,糊弄過去。

前幾次趙忱的生辰,趙婉如都是隻派人送去賀禮,但並沒有親自去建康祝賀。去年舉行秋彌大典,趙忱也派人來請過他們。而且趙婉如心裏也知道不去不妥,但又怕把趙竑強行帶去,還不知他會在趙忱麵前鬧出些什麼事情來,那時反到把事情弄得更糟,因此還是隻能婉言謝絕。

她們久和趙構接觸,德壽宮的人對此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趙構和趙婉如本無多少親情,但兩邊相處兩年多,也有些情誼,他自然知道這樣不好,因此這一次叫李宗回來婉言相勸。

見趙婉如一付為難的樣子,李宗回又道:“郡主也是明白人,咱家這話本不當說,其實郡主心裏也該清楚,這三年來,鄧王和縣主能夠過上這樣的日子,全是皇上寬宏大量,現在鄧王雖然是由郡主代為撫養,但郡主自身的年紀也不小了,最多一二年,也該出嫁,鄧王總要自己掌門立戶啊!鄧王現在也快成年了,也不能不懂事了,切不可自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