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一百九出兵乃蠻(1 / 2)

在冬天的這幾個月裏,鐵木真及他的下屬們都一直在忙於整編克烈部的工作。今鐵木真感到欣慰的是,在戰後的民政事務處理同時,蒙古部中也湧現出了許多精通內務的人材。

在以往,蒙古軍中不缺將材、帥材,但少有善於處理內政事務的人材。而在這次分解克烈各部的工作中,月倫夫人的養子失吉忽都忽與另一名年青人鎮海發揮出了相當高水準的行政才幹,正是在他們二人的精心組織與合理分配下,使得這項艱難而又繁瑣的工作條不紊得進行下來,其間未發生較大規模的衝突與糾紛。也使蒙古軍不必為平定克烈部的零星反抗而付出更大的損失。

同時,鐵木真又將蒙古全軍移營到居於蒙古東部克魯倫河河口與哈拉哈河之間的阿布隻阿地區的闊迭格兒山麓,度過寒冬。並且在第二年春天來臨時,鐵木真的弟弟別勒古台和合赤溫又從蒙古部帶來了一萬蒙古軍,以增援鐵木真。而且這時又整編了近兩萬克烈部的戰士,補充到蒙古軍之中。這時蒙古軍的人數以經達到了五萬左右,基本恢複到了與克烈部戰爭之前的實力。

相對於草原其他部落,鐵木真對武器裝配的重視程度要高得多,由其是見過宋軍的戰鬥力之後,鐵木真更明白,裝配對一支軍隊的重要性,因此又利用克烈部留下來的大量財富和工匠,製造並購買了大量武器、硬弓和盔甲,大規模的裝配了蒙古軍。雖然還比不上宋軍的裝配,但以經比過去提升了一個檔次。

開春之後,冰雪漸漸消融,鐵木真帶領全軍開赴帖麥該河畔的“駱駝草原”,在那裏舉行了盛大的狩獵活動,使休養一冬的士兵們舒展筋骨,振奮精神,並且鍛煉作戰技能,提升士氣。然後全軍集結,進行大戰之前的最後整編工作。

這次整編對後世蒙古軍的最終軍事編製的形成,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意義。在這裏,鐵木真打亂了過去按部族分編軍隊的方式,而是將全軍按千人隊、百人隊、十人隊統一編組,而各級的長官稱為稱為:千夫長、百夫長和十夫長。這樣使軍隊徹底打破部族的控製,完全在鐵朩真的統一指揮之下。

同時鐵木真還在此前所設立的箭筒士的基礎上擴大其編製,增添組建了由自己的精銳護衛部隊——怯薛軍。任命大將阿兒孩統禦,戰時可為衝陣之先鋒,平時為自己的親軍,承擔守護宮帳之責。又從中選拔出那些來自蒙古千戶、百戶家庭,身手敏捷,武藝精強,身材高大,相貌威嚴的子弟,共計一百五十人為白己的貼身宿衛,以八十人為宿衛,七十人為散班,由博爾術的族弟斡歌連扯必兒統領,以三日為周期輪流職宿,保護自己的安全。

並且鐵木真又設立扯必兒官,由朵歹、朵豁勒忽、斡格來、脫欒、不察闌、速亦客禿六人擔當。做為自己的近身侍從及主要幕僚,備位谘詢。

最後鐵木真又設立了“闍裏必”的官職,由失吉忽都忽出任闍裏必,主要職責是管理軍民內政事務,以鞏固卮方,減少出征軍隊的後顧之憂。

而就在這時,在草原中南方的汪古部的首領阿剌忽失派出使者,來到了蒙古部,求見鐵木真,請求與蒙古新結盟。

汪古部是一支居於漠南中部的一支突厥後裔,俗稱“白韃靼”,他們與克烈部和乃蠻部有著同樣的宗教。過了他們的領地後,便是那有名的萬裏長城。他們與金國比鄰而居,並且接受了金國的策封,駐守淨洲北部的邊堡界堟,稱“北平王”。

由於汪古部位於蒙古部的南側,鐵木真也一直擔心他們會因為族種與宗教的相近性的原因,與乃蠻結為對付蒙古的軍事同盟。這樣一來,一但蒙古軍出兵進攻乃蠻,那麼自己的側翼就會受到汪古部的危脅,後果堪虞。

因此在近幾日,鐵木真正考慮,是否應該派遣出一名使者去與汪古部接觸,試探一下他們的態度。隻是在平素蒙古部與汪古部之間素無往來,這肘冒然派遣使者前去汪古部,恐怕也不合適。現在聽到汪古部主動派出使者來與自己結盟,不禁使得鐵木真大為驚喜,連忙立刻下令,以十分隆重的禮儀,接侍了汪古部的使臣。

原來果然不出鐵木真的意料,乃蠻的塔陽汗有手有一位名叫塔塔統阿的謀士,他向塔陽汗建議,聯合汪古部,一同進攻蒙古。塔陽汗釆納了塔塔統阿的意見,並且派他為使者,到汪古部下書,說:“天上可以有日月並存,地上卻隻能有一個可汗。請汪古部做我的右手,為了突厥人的榮耀,助我一臂之力,共同共同去搶奪鐵木真的弓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