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下子形成多點進攻,每一個小胡弄裏都會有宋軍殺出,把彭義斌給打昏頭轉向,隻覺得草木皆兵。沒用一刻鍾的時間,彭義斌的人馬就被打散。不過李顯忠還是掛念著皇宮的戰事,因此隻留下了五千人馬,繼續淸剿叛軍,其餘各路人馬各自尋路,去救援皇宮。
李全報告之後,也不禁大吃一驚,現在連淩翔這一小隊宋軍都收拾不了,等李顯忠的大軍殺到了,自己那時還敵得住,隻怕連一條小命也要丟在建康城中了。他和楊妙真一商議,兩人立刻決定,當機立斷,馬上退出建康城去,先到外麵,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於是李全立刻下令收軍撤退,也來不及去向史彌遠打個招呼,就和楊妙真一起帶著人馬撤走了。好在正陽門還是他的人把守,因此全軍都十分順利的撤出了建康,向西方逃走下去。
※※ 支持原創 ※ 《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 ※ 支持正版 ※※
隨著宗天玄的下令,叛軍就好像得到了大赦一般,就像落潮一樣,紛紛向後狂退下去,你爭我搶,互相擠推慫恿,生怕自己落後了一步。陳亦超本想當後麵的叛軍馬上接替上去攻城,但卻被敗退下來的叛軍攔住了去路,一時也頂上不去,隻好暫時停了下來,並盡量把退軍向兩側趕,等退軍都退完之後,再上去攻城。
而就在這時,令所有叛軍都沒有想到的事情居然發生了,隻見皇宮的西安門突然打開,一支宋軍的騎兵從西安門內衝了出來,追著退下去的叛軍後隊,殺了過去。為首的大將正是鐵成林。
衝在最前麵的幾十名騎兵每人端著一張連射弩,還沒等追上叛軍,就先射過去一排弩箭。這時叛軍毫無準備,頓時被射到了一大排,而其他落在後麵的士兵更怕自己也被宋軍當成箭靶,急著向前擠趕,而在前麵的士兵還不知道背後發生了什麼事情,被後麵的叛軍一推一擠,本來就亂了的隊型更是亂上加亂。
原來趙月如一直就等著這個機會。
驚燕軍之中有六百騎兵,其中還有一百名是具甲騎兵。在正月十五日晚上,驚燕軍衝破叛軍的陣勢,殺進皇城救援的時候,騎兵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但進了皇城之後,騎兵就在也沒有用武之地了,所有的騎兵也都被勒令下馬,上城牆來防守。而這六百匹戰馬卻成了一個大累贅,不僅需要地方安置,還需要大量草料喂養。
因此有人像趙忱提議,索性將這些馬全都殺了,當作口糧算了。但韓彥直卻考慮到,萬一皇宮被攻破了,保護皇帝逃走還需要馬匹,堅持不同意,這才保住了這些戰馬。不過因為皇宮中糧食倒底不足,還是殺了近一百匹馬。
但等趙月如醒來之後,知道皇宮裏還有六百騎軍,也不禁大喜,她當然知道騎兵作用,在守城的時候,絕不能夠一味死守,必須在適當的時候出擊,打擊一下進攻軍隊的氣勢。如果有這麼一支騎軍,一定能可以起到許多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立刻要求把騎兵重新組織起來。
趙忱雖然不能完全理解趙月如的做法,但對她言聽計從,於是馬上下令,把騎兵從守城的士兵中調出來,重新恢複騎軍,並且又從男兵中選出一百多名騎兵,補充到騎軍中去。同時又命內侍到禦花園中去割草,來畏養馬匹。
在今夜叛軍攻城的時候,趙月如就敏銳的發現,叛軍雖然在督戰隊的壓迫下之,作戰十分凶猛,但缺乏紀律,而且組織十分混亂,因此在兩軍交替的時候,一定會出現混亂局麵,而在那時,就是宋軍的付機會,如果利用騎兵的衝擊力,突然從城中殺出,打叛軍一個措手不及,說不定能夠一舉擊敗叛軍。既使不行,也可以減少城防的壓力。因此她又把鐵成林、韓照靜、張文珠三人從守城軍中調下來,讓他準備帶騎兵出擊。
果然,等到叛軍進行人馬更替的時候,趙月如立刻下令讓騎軍出戰。鐵成林、韓照靜、張文珠三人率領著騎兵從皇城內殺出,一下子就把叛軍殺得大亂了起來。
等弩箭射完之後,鐵成林率領著一百名具甲騎兵衝了上去,追著叛軍的後隊,一陣猛砍猛殺,馬背上的騎士平舉著長槍,借著戰馬的衝擊力,毫費力的就可以慣穿叛軍的身體,然後再被戰馬衝倒,踐踏。叛軍本來就缺少衣甲,那裏擋得住騎軍的衝擊,隻被殺得人仰馬翻,伏屍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