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一零八受降西夏(上)(1 / 3)

就在完顏長之登基大典的同一天,離中都遠隔數千裏的大宋臨時行在建康,也同樣是熱鬧非常。大宋也在舉行著一個隆重的儀式,是對西夏君臣的受降儀式。

在興慶府城破之前,西夏國君李仁孝暴病發作,駕崩而死,在臨死之前,指定越王李仁友,樞密使浪訛盡忠、翰林學士焦景顏為輔政大臣,保護太子李純祐。李仁友等人見興慶府已不可守,於是會同大將高逸、西壁賀、衛幕延平等人,保著太子李純祐逃到了肅州。到達肅州之後,眾人立刻擁立李純祐為帝,繼續延續著西夏的國祚。

李純祐繼位之後,眾人立刻整項人馬,招集西夏的敗軍,準備拒敵宋軍的進攻。這時還屬於西夏的土地隻剩卜宣化府,肅州、瓜州三地,設立的十二個軍司也隻剩兩個,一個是設在宣化府的甘肅軍司,一個是設有瓜州的西平軍司。人馬不足兩萬。而且物資裝配也都不足,連戰馬也隻剩六千多匹了。

西夏君臣當然都知道,以目前自身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宋軍的進攻,必須依靠外力才行。而現在金國顯然是不能再作指望了,能夠靠得上的,隻有吐蕃和西遼兩國。因此西夏君臣一麵加強備戰,一麵又派焦景顏出使吐蕃和西遼,許以割地為條件,請救兩國發軍來援助。

但這時吐蕃的國力早己大不從前,而且一直以來,就釆取和大宋交好的國策,自從大宋複國之後,兩國也一如既往,每年雙方都互相遣派使者問候,並在邊境開該榷場,進行貿易往來,吐蕃從中也大受益處。因此吐蕃君臣也並不想改變目前的這種狀況。所以焦景顏來到吐蕃之後,住了十餘天,雖然費盡了口舌,曉以利害,但也打動不了吐蕃君臣改變態度。焦景顏在無奈之下,隻得離開吐蕃,去了西遼。

西遼一向以契丹族建立的大遼後裔自居,昔日遼國就與宋朝一直互相敵對,當年宋朝曾與金連盟,滅掉了遼國。算起來兩國之間也有算世仇。而且西遼建國之後,與宋朝並不接壤,雙方也不存在處交關係。因此焦景顏自認為雖然勸不動吐蕃,但說動西遼出兵,該是較有把握的。

但令焦景顏沒想到的是,現在西遼的朝政原來以經不在皇帝直魯吉掌握之中,而是落入了駙馬屈出律的手裏。屈出律就是被鐵木真所滅的乃蠻部塔陽汗的兒子。乃蠻部被蒙古吞並之後,屈出律隻身逃到了西遼,被直魯吉收留。但屈出律卻是野心勃勃,一心想借助西遼的力量為自己報仇,奪回乃蠻。而直魯吉才智平庸,沒有看破屈出律的野心,反而認為屈出律驍勇善戰,是個可用之材,因此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屈出律,招他為駙馬。

當上了西遼的駙馬之後,屈出律更是肆無忌憚,招集乃蠻的舊部,並且一步一步在西遼國中陪養自己的親信勢力,企圖奪取整個西遼的統治權,然後發兵進攻蒙古,奪回乃蠻的土地,他對於宋遼之間的仇恨並不感興趣,因此對焦景顏的請求十分冷漠。

盡管到了後來,焦景顏對西遼的局勢有所了解,也向屈出律說明,宋朝與蒙古是盟友,攻宋也就是剪除蒙古的羽翼,並且曉以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甚致自作主張,許以割讓西河之地,還向屈出律保證,西夏複國之後,將做為西遼的附庸,日後屈出律進攻蒙古,一定發兵相助。

但一來屈出律現在還沒有完全控製住整個西遼,這個時候他可不想節外生枝,給自己再樹立別的強敵,二來屈出律也派人打聽清楚了,現在西夏早己被宋朝打得大敗,幾乎就等於是亡國的邊緣,所謂割讓給西遼的西河之地,其實早己被宋軍全麵占領,不過是一紙空文而己。如果想要幫助西夏複國,幾乎就等於要和宋朝全麵開戰,不仗要動用西遼的全部國力,而且還可能要同時麵對宋朝和蒙古的兩麵進攻,可以說現在的西夏根本就不值得出救助。因此任由焦景顏說得天花亂墜,也仍然毫不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