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四十五大宋的布防(下)(1 / 3)

“啪!”的一聲,趙忱一拍手掌,興奮的道:“好,真是太好,如果金國發生內亂,不僅這一次南征將不戰而退,我大宋還可以趁亂而伐,一舉收複中原失地。”

然後他又對楊炎道:“姐夫,立刻下令中都的職方司人員,想盡一切辦法,也要策動金國的內亂,越快越好,而且動靜越大越好。必要的時候,職方司的人員也可以參與其中,甚至我大宋給他們提供支持,也都可以。”

原來光衍從中都發回了報告,說在中都金囯有一批老臣、宗室、貴族,並不滿意完顏長之的統製,在暗中聚集策劃,尋找機會想要扳到完顏長之。這一次南侵,完顏長之禦駕親征,正是一個大好機會,他們有可能會釆取行動。並尋問朝廷,職方司應該怎樣處理這件事情。

報告一傳到楊炎手上,楊炎就立刻進宮,把這個消息告訴趙忱。

盡管趙忱以經決議要與金軍決一死戰,但要說絲毫也不擔心,那是根本不可能。畢竟這次麵對的對手可不再大理、西夏之流,而是五十多年,就一直是大宋心腹之患的強敵金國,其國勢之大,兵勢之多、人口之眾,猶在大宋之上,豈是好易與的嗎?這一次敢主動出兵,進攻大宋,自然是做好了充份的準備。而且大宋現在還有些底氣不足,畢竟收取西夏之後的國勢還沒有完全恢複過來。

而且現在的趙忱也不是當初剛繼位時的懵懂少年,隻憑著一股銳氣,就可以無所顧忌。隨著年歲的增長,執政經驗的日益豐富,凡事也都會從多個角度來考慮,以救得到最好的解決方法。同時,雖然趙忱並未親上戰場,但大宋複囯後的幾次大戰過程,他都了解得十分淸楚,深知征戰的凶險和不確定性。

盡管大宋現在有楊炎這根台柱子撐著,但這一次的金軍主將完顏長之也是當代的名將,既使是楊炎也多表示過對完顏長之用兵能力的敬佩,坦言對他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趙忱雖然在大殿上慷慨激昂,但回到宮中之後,想起來也不禁有些忐忑不安起來。這一戰大宋能否抵擋得住呢?萬一敵不過金軍,被金軍打過了長江,兵臨城下,那可怎麼辦,自己是否也要學孝宗皇帝那樣,天子死社稷,也以死殉國呢?

而正在趙忱胡思亂想的時候,有內侍來報:楊炎進宮求見,趙忱知道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發生,因此立刻下旨傳見。

君臣見禮之後,楊炎立刻遞上了職方司發回來的光衍的奏報。趙忱看完之後,也不禁大喜過望。國君遠征在外,朝內權臣發動政變奪位,這種事情在金國可是很有傳統的。當年完顏雍就是利用完顏亮親征南宋的時候,在中都發動謀反奪位,結果造成了南侵的金軍潰敗,完顏亮也被亂軍所殺。而完顏長之能夠上位,同樣也是利用當時的皇帝完顏允恭親征西夏,朝中空虛,才發動兵變成功。現在看來,金國這一次是又要重蹈複轍了。

而對大宋來說,這種好事簡直就像是天上掉下餡餅一樣,怎麼叫趙忱不歡喜呢?

楊炎卻道:“陛下,金國內部不穩,固然可喜,但卻不足以為持。要想保全大宋目前的這半壁河山,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能力。而且金國的內亂是否會發生,也不在於職方司如何活動,而在於我大宋的抵抗力度。”

“哦!”趙忱也從狂喜中冷靜下來,笄道:“姐夫前半話朕到是懂,但後半話朕卻有些不解,為何金國內亂,卻在我大宋的抵抗能力?”

楊炎道:“如果金軍的南侵順利,攻城取地,連連獲勝,那麼完顏長之在國內必然會威信大增,縱然有人想要謀反,也未必就能成功,就如任氏叛亂一樣,曇花一現而與大局無足輕重。相反,如果金軍的進攻受挫,完顏長之就會威信大跌,人心背離,就算有人並無反意,那時恐怕也會另有所圖了。因此金國內部是否會發生叛亂,在江淮戰場上,而不在中都。整軍備戰之事,決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