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說楊炎求見,趙忱連忙放下了筷子,擦了擦嘴,道:“宣,快宣。”
嶽瓔微微笑道:“官家不要著急,他們進宮還要一會兒,而且就是姐夫和姐姐來了,官家也不能不吃飯啊。依臣妾看,也不知姐夫和姐姐他們吃過飯沒有,不如臣妾叫人再加幾碟點心來,讓他們陪著官家一齊邊吃邊說。”
趙忱想了一想,也笑道:“還是皇後想得周道,那麼就快去安排去吧。”
不一會兒,楊炎、趙月如、趙倩如三人在內待的帶領下,來到了睿德殿,見駕之後,趙忱讓他們坐下,一齊用些點心。楊炎等人進宮陪趙忱或周太後一齊吃飯也不是一次二次了,因此也不客氣,連同皇後嶽瓔一起,眾人就圍著一個圓桌坐下。
趙忱先問了一下前線的戰事情況,又著重問了趙月如遠征襲取開封府的經過。雖然這些經過在戰報都寫著,也傳到了建康,趙忱早就看過了。但戰報寫得比較簡,而開封府是大宋的舊都,以經失陷近四十年,雖這次是因為戰術需要,得而複失,但其意義也不同一般,因此趙忱也希望詳細了解這次襲取開封府的整個過程。
趙月如到也沒有隱瞞,將這整個過程向趙忱和嶽瓔詳細述說了一遍,隻聽得趙忱和嶽瓔如醉如癡。聽到精彩之處,趙忱也忍不住道:“六娘當真是幗國英雄,依朕來看,不僅花木蘭未必可及,就是比起當年的平陽公主,也不呈多讓。”
而聽到宋軍撤離開封府時,開封府的百姓對宋軍依依不舍的場景,趙忱也不禁沉呤不語,過了好半響才道:“北方百姓訖盼朝廷王師北伐,收複失地,朕又何償不知,隻是……”他歎了一口氣,這才把今天招集執政大臣商議的經過又向楊炎說了一遍,然後道:“朕也知道,現在確實是北伐的良機,但讓朕加稅征賦籌備北伐,又怕加役引起民間不滿,也十分為難,因此才想聽一聽姐夫的意見。”
其實楊炎和趙月此是在今天下午到達建康,先讓人去樞密院通報了一聲,然後直接回到家裏。眾夫人見他們回來,一家人相聚自然都十分高興。而舜華、弄影、載馳、舜瑛、載驅、載道等幾個孩子也把楊炎和趙月如圍住,拉著他們“爹爹”“娘親”的叫個不住。
本來天色就以經睌了,而見到闊別三個多月的妻兒老小,楊炎更不忍離開他們,因此打算今晚就在家裏陪著眾夫人和孩子們,明天再上朝去見趙忱。
而晚飯以後,得知他以經回到了建康的韓彥直親自登門來訪,才說出了今天自己在朝堂上建議朝廷重新征收總經製錢,以籌錢進行北伐的事情,並請楊炎盡力說服趙忱。楊炎這才知道朝中發生的事情。
於是在送走韓彥直之後,楊炎和趙月如、趙倩如一商議,決定還是連夜進宮來見趙忱。
聽完了趙忱所說之後,楊炎並沒有先回答,而是讓兩個內待抬出來一個大口袋,道:“官家,這是公主這一次遠征開封府的時候,從那裏帶回來送給官家的東西。”
趙忱也不禁有些好奇,道:“這是什麼?”
內侍將口袋打開,倒出一大推碎布,趙忱有些不解,道:“六姐,這是什麼?”
趙月如這才將這一大堆碎布的來曆說了一遍。趙忱聽完之後,也不禁肅然起敬起來,對內侍道:“將這一堆碎布收好,朕每天都要看一遍,決不忘收複中原之誌。”
內待們將布片收走之後。楊炎這才道:“不加賦稅乃是愛民之舉,官家愛民之心,天地可鑒,但凡欲成大事者,不可拘泥於小節,官家不可因為圖一時小名,而至祖宗複興大業而不顧。”
趙倩如也道:“官家自從繼位以來,一直勤政愛民,減稅降賦,如今大宋境內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也全賴官家維持。如今朝廷有事,並非是官家聚斂錢財,而且為了北伐中原,收複失地,因此需要百姓奉獻一些,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此加役之舉,還請官家三思。”
趙忱聽了,也不禁又沉思起來,又過了好久才點點頭道:“多塮姐夫、姐姐的提醒,朕以經知道該怎麼做了。”
※※ 支持原創 ※ 《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 ※ 支持正版 ※※
第二天上朝,趙忱在朝堂上正式提出,為了籌備北伐的費用,大宋將開始重新征收總經製錢。
為此在朝堂上又引起了一番強烈的爭論,這一次不在是該不該北伐的事情,而是該不該為了北伐而增加稅賦。眾大臣之間爭論得十分激烈,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但當朝首相韓彥直首先表態,全力支持趙忱的這一提議,隨後主張馬上進行北伐的大臣如王炎、張栻、陳亮等人也先後都表示了對趙忱這一提議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