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錢之後,事情也就好辦多了。其實大宋的糧食物資儲備到都不缺少,而且為了迎戰金軍南侵,也調集準備了大量軍用物資,既使不再征調,支應到今年結束是完全足夠的。
隻是進入冬季之後,軍中缺少棉衣和毛氈等禦寒物品。楊炎也為此多次上書朝廷,要求保障士兵的禦寒。可
不過現在財力較為充足,因此趙忱一聲令下,征調整個長江沿岸兩湖、兩淮、兩浙地區的棉花布匹,並責令所有製衣作坊全部暫時停止作業,全力加工趕製棉衣毛氈,供應軍用。而且皇後嶽瓔也響應趙忱的旨意,在皇宮中組織後宮的嬪妃宮女們一起加工縫製棉衣,支持北伐。而皇後這一帶頭,朝廷的那些高官那能還不知趣,紛紛也讓家裏的女眷們縫製棉衣。像不像,也要做個樣啊!
結果在十天之後,楊炎和趙月如重新趕赴前線的時候,僅建康府城中,就趕製了棉衣一萬多件,毛氈一萬五千多件。其中有三千多件棉衣都是由皇宮和大臣們家裏趕製出來的,僅皇宮中就製出了四百多件棉衣。全部交給楊炎,帶來前線去。而從全國其他各地趕製的棉衣和毛氈也有隨後的時間裏,按地域就近陸繼運底前線,交付軍中使用。
楊炎和趙月如到達鄂州之後,首先大賞三軍,獎勵全軍在前一段時間的努力作戰。然後立刻下令到大宋邊境各地,向金軍展開了全麵反擊,也宣告了大宋的又一次北伐,正式開始。
大宋的這一次北伐在各個戰場上全麵展開,雖然在名義上,各個戰場都是歸楊炎指軍,但由於交通的原因,楊炎不可能真正掌控所有的戰局,實際指揮的是襄樊到江淮一段的戰場,包括整個長江中下遊一線。四川的利州路一線戰事由劉珙和盂宗政指揮,而西北的安西路一線的戰事甴辛棄疾和畢再遇指揮。目標就是關中地區。
由於金軍南侵的戰場主要集中在襄樊和江淮一線,而大宋也要盡全力保障這兩條戰線不失,因此所有的大戰其本都集中在長江中下一帶,在西北地區隻發生過幾場小規模的衝突,並未發生較大規模的戰事。而利州路和安西路一帶的宋軍早就憋足了一口氣,盼著能夠和金國開戰,現在大宋展開了全麵北伐,因此也都紛紛擦拳磨掌,大顯身手。
不過由於金國發生叛亂,延安府是叛亂的大將孛撒的駐地,因此楊炎嚴令暫時不許攻擊鄜延路,而是把重點目標對準了慶遠路、鳳翔路和京兆府路。一方麵是向完顏宗政示意,大宋並不與他為敵,另一方麵也是牽製住駐守京兆府的郭蝦蟆,讓他分不出兵力去進攻叛軍。也讓叛軍能多堅持一些時間。
同時楊炎還轉告安西路的畢再遇和辛棄疾,密切關注金國的叛亂進程,可以自行做主,與叛軍達戍協議,並且提供給叛軍一定的支援,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出兵幫助叛軍。從而保證叛軍能夠堅持得更為長久一些。
因此在西北戰場上,由畢再遇率領安西路和利州西路的宋軍分別從蘭州、韋州出兵,進攻德順州、鎮戎州、環州、慶陽府等地,而孟宗政率領利州東路的宋軍,分從金州和興州出兵,進攻鳳翔府和商州,對京兆府形成夾攻之勢。兩路宋軍呈三麵合圍,攻擊整個關中地區。
利州路和安西路的軍隊相加,總兵力超過了二十萬,加上民役,足有五十萬之眾,也是自宋金富平之戰以後,大宋在西北一帶集結的最大規模兵力。
※※ 支持原創 ※ 《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 ※ 支持正版 ※※
而宋軍在西北地區發動進攻的同時,在襄樊和江淮一線也同樣向金軍發動了全麵進攻。
在襄樊一線,宋軍分兵兩路,甴時俊領軍進攻鄧州,劉仁先領軍進攻唐州。劉複武率軍進駐蔡州,直逼郾城。而在江淮一線。高震率軍進攻宿州,曹勳率軍進攻邳州,攻勢全麵展開,楊炎坐鎮全軍之後,為總接應各路人馬。投入的總兵力超過三十萬,動用民役五十餘萬。
宋軍在各條戰線上的進攻都十分順利,不到十天的時間,捷報頻頻傳來,鄧州、唐州、宿州、邳州等地都先後被攻下,一時形勢一片大好。
不過楊炎當然知道,這並不是金軍就不堪一擊了,而且金國發生叛亂之後,以經沒有足夠的兵力和精來全線布防,因此隻能選擇收縮防守,形成以開封府為核心的防守戰線,隻要在西也保證開封府不失,東邊保障徐州固守,那麼黃河以南的中原和山東地區就能保住。並且也能造成宋軍的戰線拉長,增加後勤供應的困難。等平息了叛亂之後,再設法對宋軍展開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