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一一九守衛興中府(1 / 2)

而這時,甴完顏瑞仙作主,以皇帝傳詔,同意了完顏陳和尚和張鵠的意見,與蒙古大軍決一死戰。而且新君就留在遼陽府督戰。並且將目前所有的兵權和前線戰事的指揮權,全部交付於完顏陳和尚,任甴他指揮調度,而任命張鵠為參戰軍機,並總督後勤糧草物資,協助完顏陳和尚。而完顏福壽留守遼陽府,主持曰常政務。

麵對蒙古軍咄咄逼人的攻勢,完顏陳和尚和張鵠經過認真的商議之後,製定了北守南戰的計劃。

任命紇石列誌寧為上京留守,帶領石盞、邵方傑領五萬人馬坐鎮上京,分頭守駐守泰州,肇州、隆州等地,並任命納闌明安為知上京府事,協助紇石列誌寧。楊沃衍帶領完顏匡、完顏充率兩萬人馬,守韓州,與紇石列誌寧互為犄角。全力防守北線。

而在南線,由完顏陳和尚為主將,郭蝦蟆為副將,帶領石抹燕山、蒲察定住、蒲阿統、石定越、唐國瑞、商景亮、大都臣、兀林台等大將,率領十萬大軍,前住錦州,迎戰蒙古軍,準備在這裏尋找機會,與蒙古軍決戰。

同時留下翰勒明、烏延托赤、完顏霆三人率領二萬人馬,保護遼陽府。而張鵠坐鎮沈州,調集物資糧草,接應各路金軍。

紇石列誌寧和納蘭明安到達上京之後,立刻在各路戰線上布守,因為金軍兵力充足,因此分派石盞、邵方傑、楊沃衍、完顏匡、完顏充等人分頭把守各路的城關隘口,並且在險要地段都修築工事嚴防死守。

而蒙古軍在北線雖然也有六萬大軍,但其中蒙古軍所占的人數隻有兩萬多人,加上早期隨蒙古軍的各族人馬,也隻占一半的人數。另一半是耶律留哥帶來契丹人馬,基本都臨時招募而來,不僅缺乏有素的訓練,而且連兵器、盔甲、馬匹都裝備不足,實際的戰鬥力也大打折扣。

因此雖然金國失去了一大片緩衝地區,但卻牢牢守住了會寧府的最後防線,蒙古軍連繼發動了數次進攻,但卻無法攻破金軍的防線。北線的戰事,暫時陷入了僵持階段中。

而雙方在南線,卻展開了一場血戰。

※※ 支持原創 ※ 《宋翔》首發於1*7*K小說網 ※ 支持正版 ※※

南線,蒙古軍集中了近七萬人馬,基本上都是這一次南下進攻金國的精銳人馬。因此對於這次進攻錦州也是誌在必得。

蒙古軍的進攻分為兩路,一路由木華黎率領二萬人馬,進攻錦州。另一路由鐵木真自統領,共計五萬大軍,進攻興中府。

興中府位於錦州西北約四十餘裏的地方。緊靠著大淩河,是守護遼陽地區的咽喉要路。如果說錦州是遼陽的門戶,那麼興中府就是錦州的門戶。甚至於隻要攻下興中府,就可以直接繞過錦州,進攻遼陽府。因此攻取興中府,就成為這一戰的關建。

針對蒙古軍的進攻,完顏陳和尚也調兵遣將,命郭蝦蟆帶領大都臣、兀林台兩員大將,共計兩萬人馬,守為興中府,又命石抹燕山率領兩萬人馬,駐守錦州,蒲察定柱率兩萬人馬駐守懿州。完顏陳和尚帶領蒲阿統、石定越、唐國瑞、商景亮坐鎮廣寧府,待機而動。

而蒙古大軍到達了興中府之後,立刻向城防發動了猛攻。

雖然蒙古軍不善於攻城,但鐵木真一直都在盡力解決這個弱點,不僅專門組建了一支步兵,而且仿造宋朝製造了一批攻城器具,也一直在進行攻城訓練,隻是蒙古軍中缺乏善於指揮攻城的將領,因此不知訓練的成效幾何。

而現在不同了,投奔蒙古軍的郭寶玉、石抹兄弟等人都是金國軍人出身,對攻城的技術戰法,遠遠強於蒙古軍,甴其是郭寶玉,他在金國雖然隻是一個中下級軍官,但自幼熟讀兵書戰策,對任何一種戰術都有很深刻的鑽研,而且又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因此確實是有大將之材,隻是一直沒有出頭的機會。而鐵木真對他也十分器重,將進攻興中府的重任交給郭寶玉指揮。

興中府是內境的城市,城牆並不高大,都在三丈左右,隻有在東南兩麵引入了大淩河的河水,構成了防城河。而西北兩麵都是空地。在短時間內,金軍也不可能加固城牆,掘通防城河。因此興中府算不上是一座堅城。這也是鐵木真敢於攻城的原因。同時也想檢驗一下蒙古軍的攻城能力。

於是在郭寶玉的指揮下,蒙古軍向興中府發動了猛烈的進攻,用仿製的木梯、蹬雲梯,撞城車甚致還有塔車,向城頭攀爬。

但現在金軍的守城能力和武器幾乎以經不在宋軍之下,而且在興中府裏屯集了大量守城的兵器工具,還有相當一部份火器。這些都是金國經過十幾年的時間仿製的宋朝器具,性能幾乎與宋朝的不相上下,可不是蒙古軍隻用短短一二年模仿能夠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