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艦一路遠行,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當地人的景仰和歡迎。艦隊行至舊港之時,流寓海外的廣東人陳祖義擔心朝廷捉拿自己,聯合爪哇西王陰謀邀截秦王船隊。
機靈的鄭和從使者的言談舉止中判斷出危險,極力勸阻秦王靠岸登陸。秦王不信,嚴曆喝斥於他。
無奈之下,鄭和要求假扮秦王,帶親兵衛隊試探對方的真實意圖。拗不到他的秦王最終同意,派人保護鄭和下船赴宴。
剛到宴會場所,爪哇西王凶相畢露,與陳祖義率伏兵殺出。鄭和憑借明軍的強大戰力,順利擊潰伏兵,當場擒獲陳祖義等人。
得知消息,秦王親自率人迎接鄭和歸來,大加褒獎其功。隨後,秦王統兵三萬攻占爪哇西王國,建立遠洋補給基地。
艦隊行至安南,正趕上安南內亂,屢屢襲明。滇國公沐英率軍南下平定叛亂。秦王從海上襲擊升龍城,擒獲安南偽帝,在安南設交阯布政司。
平定安南,船隊到達占城。
“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足穿玳瑁履,腰束八寶方帶,如妝金剛狀。乘象,前後擁隨番兵五百餘,或執鋒刃,或舞皮牌,捶善鼓,吹椰笛殼筒。
其部領皆乘馬出郊迎接。詔賞,下象膝行,匍匐感沐天恩,奉貢方物。”
秦王身邊的侍衛費信記錄下艦隊到達占城時的盛況,傳於永世。
占城國王之所以會親自出城相迎,主要是因為大明平定安南,使其可以收複失地。出於對大明的感激,占城上下在接待秦王時顯得格外隆重。
離開占城,秦王行至達錫蘭山。不承想,當地國王亞烈苦奈兒竟然率軍來攻。
巨大的戰力差距,使得當地的蠻兵顯得不堪一擊。秦王順利占領達錫蘭山,建立第二個遠洋補給基地……
秦王的消息不斷傳回。朝中有人歡喜、有人憂。
中書省內,胡惟庸捋著狗油胡道:“丞相,陛下如此好大喜功,恐怕不是明君所為。”
劉伯溫皺了一下眉頭,沒有說話。
他的確不喜歡開拓海外商路。對於陛下說的海外飛地也不太感興趣。在傳統儒生的心中,中原乃天下核心。極西之地,哪裏會有什麼無主之地。他認為朱國瑞是在借機尋找神仙居住之地,想追求長生不老。
觀察一下他的態度,胡惟庸謹慎地說道:“丞相,太子老成持重,又有明君之相,何不讓他早日承繼大統,免得陛下再生事端。”
“住口!”
劉伯溫怒目圓睜,“這是臣子該關心的事嗎?陛下英明神武,尚在春秋鼎盛之時,你太放肆了!”
“是下官失言!”胡惟庸趕緊拱手認錯,心裏卻不以為然。
劉伯溫在背後也議論過陛下的所作所為。“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的這頂帽子還是他先給陛下戴上的。
等劉伯溫進殿麵君,胡惟庸又趁機溜進許瑗的值房。
“丞相,滇國公一向與太子交好。如果太子登基,公爺沒準能改封郡王。”
沐英是許瑗的女婿,當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