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咱們五五分成,如何?”
“不不不!”
李高義連連搖頭。
“嗯?”
趙誠一愣。
“你不願意?”
“不不不……小的不是那個意思。
大人誤會了。
嗨!小的的意思是,能跟大人合作,已經是小的的榮幸。
小的不敢跟大人五五分成。
這商號,最重要的就是貨源。
大人能提供貨源,換誰來都能有錢賺。”
李高義倒是有自知之明。
並不是他不喜歡錢,而是他知道自己的斤兩。
受歡迎的,是趙誠的貨。
隻要趙誠肯供貨,能替代他李高義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老李你太謙虛了。
貨源的確重要,但是,大掌櫃的同樣重要。
我說了五五分成,就是五五分成。
不過,我有個條件。
這商號,總部必須要在化銷營,或者是強地。
然後,做生意賺的錢,都得交稅。
不管是在化銷營、第三堡做生意,還是在京城、塞外做生意。
都必須要如實做好賬,按照賬目交稅。
至於稅率,在咱們化銷營,會有統一的標準。
咱們的商號,也按照標準去交稅,就可以了。”
這次,趙誠說完之後李高義沒有像點頭蟲一樣答應,而是愣了一下。
“大人,做生意也要交稅嗎?”
“當然!”
趙誠點點頭。
“老百姓種地才賺幾個錢?
勉強糊口都做不到。
就這,還要交稅。
做生意多賺錢?
卻不用交稅!
這也太照顧他們了!
這些有錢人,家裏酒肉臭。
但他們該交的稅,卻是讓窮人替他們負擔了。
你說,這合理嗎?”
大明最後轟然倒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窮死的。
收不上稅來。
明末,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並不比世界的腳步落後。
但沒有商稅。
看似商人因而獲利。
可這隻是目光短淺而已。
不能收商稅,對這個國家沒有益處,那麼,發展得越大,對於國家來說,就越是毒瘤。
隻有按照合理的比例交稅,才能良性發展,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大人說的有道理。”李高義點點頭。
他到底隻是一個莽漢而已。
隻是沒有聽說過做生意也要交稅,所以才感到奇怪。
他並不知道趙誠在自己的地盤收商稅,對這個國家來說,有多麼地震撼。
大明商業發達,尤其是江南一帶,資本主義萌芽,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很先進的。
但是,沒人敢提商稅。
因為大明的商業,都是掌握在士紳手中。
大明,是士紳們的大明。
就連崇禎皇帝,看似獨斷乾綱。
隻要是手裏沒兵的大臣,崇禎想殺誰就殺誰。
但他不敢提商稅的事情。
曆代明朝皇帝,都不敢提商稅。
否則的話,有可能在禦花園散個步,都可能掉進池塘裏淹死。
趙誠在自己的百戶領地內提出收商稅,這絕對是顛覆性的。
一旦傳出去,就是跟天下士紳為敵。
趙誠知道這些,他不在乎。
“又該擴軍了。”
趙誠琢磨著。
現在,他實際管轄第三堡和化銷營兩個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