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八十八章 浮雲一別(1 / 2)

隨州城,自從城中的那柄當年傳說中的仙人,用來震懾昔年北齊亡魂的赤紅寶劍不知去向之後,整個隨州城,都變得人心惶惶起來,有重新回歸到,天還沒黑,家家戶戶便已經閉門不見人的景象。

緊隨其後的便是城中大量的居民,收拾行囊,或是往南,或是向北,都想著盡快遷出隨州城,盡管城中的官員和淮南王府,如何地彈壓震懾,都無法消除百姓的恐慌,直到伏魔觀的那名自南山而來的,當世真人,齊靜思現身之後,才稍稍安撫住城中百姓的驚慌,但也隻是稍稍,真正要消除百姓心中驚懼的,恐怕也隻有武當山的那位誰都沒有見過仙人才行。

北門外,那座石碑如今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僅僅是一口碩大無比的大鼎,卻被一張紅布遮蓋著,隻露出四與一名大漢雙腿般粗的鼎足,這口從伏魔觀搬出來的,常年安置在道觀主大殿前方,用來供香客們上香的大鼎,每一個去過伏魔觀的人,都知道長什麼樣,可現在被一張寬大的紅布遮擋之後,卻沒有一個不再對它好奇起來。

人心就是如此,就算是自己所熟知的東西,越是有人去掩蓋,就越顯得撲朔迷離起來。

北城外,一輛與尋常人家規格一般無二的馬車,緩緩駛入隨州城,城門的小校隻是微微掃了一眼車頭上駕車的中年男子,並沒有多多留意,自從王府裏那位剛剛接過王位的王爺,接過京城的傳召的聖旨離開之後,隨州城的軍務,便顯得懶散了許多。

不過若是相對於以往,隨州城的軍士們,還是非常喜歡當下的模樣,起碼隨著人們早早就歇息之後,隨州城也就變得平安祥和起來,看來那些神鬼怪談,不僅嚇住了城裏的百姓,還唬住了往日裏為非作歹的,或是地痞流氓,或是世家子弟,也有可能是城中那些嗜酒如命,終日宿醉的醉鬼。

進入北門,馬車便平穩地靠著街邊停下,中年車夫身形靈活地翻下車頭,站在一旁,一身儒生打扮的李廷,從車廂上徐徐走下來,看了眼站在那口巨大爐鼎旁拄著拐杖的老人,笑著打了聲招呼,便走了過去。

老人也是一臉和煦笑容地看著向自己走來的李廷,向前走了兩步,笑道:“李大將軍別來無恙,沒想到王某這有生之年,還能一睹大將軍的風采,這輩子,倒也是值了。”

李廷雙手插在袖子裏,頭上戴著一頂繡著幾隻歪歪斜斜的不知名動物的貂帽,一身青衫,看著有些不倫不類,“要不是小壞前幾日給我傳了書信,我還真不知道王將軍還活著,幸好這次趁著進京,路過隨州城,否則估計是見不到王將軍一麵了。”

將軍,多少年沒聽過的稱呼了,當年北齊亡國之後,便已無人再喚他一聲王將軍了,更何況是李廷這位武王爺口中的一聲將軍,你問問當今天下,朝中武將裏可有一人能讓李廷稱上一聲將軍的?至於當年十國亂戰,能讓李廷如此相待的,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王自道自嘲地笑了笑,“王自道不過是大將軍的一個小小手下敗將,怎敢讓將軍如此記掛,真是慚愧。”

李廷走到那隻巨大的爐鼎身前,左右看了看,說道:“浮雲一別,流水十年,當年站在這座宏偉雄城麵前,我還覺得大,今日進了城,倒是覺得小了許多,王將軍可有覺得如此?”

王自道臉色詫異地看了眼身著怪異的李廷,笑道:“大將軍何時這般文縐縐的了?我記得當年城下那個叫囂著的將軍,可是粗曠了許多,可是和陳先生待久了的緣故?”

李廷哈哈一笑,“沒有的事,骨子裏的東西,怎麼能說變就變,說實話,這麼些年來,先生還是很嫌棄我的德行,隻不過如今,身穿這身衣服,總不能在那般粗鄙,天下的那些不論是朝中還是民間的那些文官儒生,已經夠瞧不上我這武王爺了,聽說江南都已經編好了一本冊子,專門搜羅那些文人寫的關於本王的詩集,要是穿著這身衣服,做出什麼有辱斯文的舉動,那我這趟入京之行,可真是自討苦吃了。”

對於這個,王自道倒是聽過不少,好像還有個挺風雅的名稱,叫什麼《秦後厲武散集》的,不過裏麵可不是讚頌武王李廷的,相反,每一篇無不從字裏行間看出,當代那些動筆杆子的人,對武王是何種心思。

王自道冷笑一聲道:“難道大將軍還在意這些人的看法?難道大將軍也想學那些酸書生,雅儒生,搏個身後美名不成?那王某人可真是要對大將軍靈驗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