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2 / 2)

不斷地有明軍士兵被射中翻倒,然後被射誌刺蝟,釘在地上。

原本吳爭是想讓各列領頭的重甲兵舉大盾作為掩護的,可問題是重甲兵已經不堪身負鎧甲之重,再加上十幾斤重的大盾,恐怕不能持久,反而不美。

況且重甲兵一旦舉盾,就會影響到他後麵的弓弩兵向城上射箭。

所以權衡之下,吳爭隻是讓步兵持盾,但大盾很少,不足以配備每個士兵,士兵所持的是圓盾,遮掩頭頂胸腹已經算不錯了,無法遮掩全身。

敵人的箭矢密集,可謂無孔不入,所以,這一路所造成的傷亡也不是小數。

而城上火炮的齊鳴,也偶爾擊中前行的明軍縱列,一旦擊中,便是數人被轟飛。

幸好吳爭讓各列間隔一丈,這個時代的炮彈,殺傷力基本上不可能波及至一丈外,所以,造成的傷亡反而比箭矢小。

接近城牆之後的毎進一步,都會有明軍士兵倒下,可以說,這就是拿命在填。

可哪一次攻防,不是以人命為代價呢?吳爭強迫著自己硬下心來,無視這種死亡。

但明軍這種推進方式,確實也驚到了清軍守兵。

因為這裏的距離,幾乎可以看清楚對方的臉了,清軍自然能看清明軍士兵幾乎沒有攜帶雲梯。

看到的隻有體型笨重的板車。

但所驚訝的並非是這個,火藥攻城,此時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至少對於象洪承疇這種久居高位的重臣來說,很清楚火藥威力的大小,除非守軍任由火藥車在城下點燃,否則,要以火藥破城非常難。

首先,城上可以傾到大量的水來,使得火藥受潮,其次巨大的石塊和滾木都可以阻撓板車前行,隻要將火藥車間隔在城牆、城門二十步之外,那麼就算爆炸,對城牆、城門的損害都可以降到最低。

洪承疇心中更疑惑起來,明軍主帥背後究竟有何意圖?

難道就是以數百條人命,來試驗一次火藥爆炸的威力?

洪承疇下令,投擲石塊、滾木,並令弓弩手專注射殺板車周邊的明軍。

這一道命令,直接將百架板車中,至少三成,遲滯於距離城牆五十步之外。

雖然車後士兵有板車做掩護,但城牆很長,加上距離城牆近了,與城牆兩側的夾角已經很小,守軍完全可以從側麵射擊明軍士兵。

但明軍依舊在前進,他們無視前麵落石、滾木砸下,眨眼之間,又向前推進二十步。

洪承疇再次下令,向城下傾到火油。

傾到火油,在原本防守城池中使用的意圖是,等敵軍靠近城牆時,燒死對方,並增添敵軍登牆的難度,因為滑嘛。

可這時洪承疇在明軍還沒有靠近城牆時就下令大量傾倒火油,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徹底阻擋明軍火藥車靠近城牆。

是人都知道,火藥遇火,那就會被引燃,大片的火油燃燒起來,形成火牆,這些木製板車要想通過,結果隻有一個,就是自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