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沈致遠提出了一個可行之策,那就是以火藥炸毀山頂陣地下的樹木障礙,至少炸出一片開闊地來,可以讓明軍在這一片開闊地對敵人進行阻殺。
雖然這是個笨辦法,需要耗費太多的火藥,但死馬當作活馬醫,陳勝等人一致同意了這個方案。
可所有人都不知道,沈致遠的這個方案,改變了接上去的整個戰局。
沈致遠是個自認為是“儒將”的武將,他熟讀過兵書,腦子也很機靈。
往往想出來的方法,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意外。
以火藥去炸陣地前的樹,可不是那麼簡單。
這個時代的火藥,威力也不如後世的炸藥。
炸人還行,可問題是炸樹有種憋足了勁打一團空氣的無力感。
如果漫山遍野地埋設火藥引爆,那得多少火藥啊,肯定是不行的。
這時沈致遠又出了個主意。
讓士兵在山頂每一塊巨大岩石下埋設火藥,這樣隻要點燃引爆,岩石就會被炸反,從而向下滾動,沿路所遇樹木就會被撞斷,隻要炸動數十個岩石,就可以在陣地前清理一片空地來,至少讓敵人失去了遮擋明軍箭矢的天然屏障。
至於沒有清理幹淨的樹木,可以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一次次清除。
這個時候,清軍的第二波進攻開始了。
兩側山體,數千清軍士兵彎著腰爬山,從上看下,如同一隻隻黑乎乎的螞蟻。
明軍士兵按沈致遠的方案,在山頂選擇了一些懸空、或者埋在土裏不多的巨岩,然後粗糙地在石連挖坑,埋設炸藥。
當一柱香後,清軍出現在半山腰的時候,明軍山頂陣地前一連串的爆炸聲響起。
雖然有近半的巨岩在爆炸之後紋絲不動,可至少有一半的巨石,被爆炸的力量推動起來,向下翻滾而去。
由慢至快,到最後便是“轟隆隆”“嗚嗚”地呼嘯著往下滾去。
所遇之障礙,不用說是樹了,就算是同樣的巨石,也被撞擊得粉碎,然後就是一起往下衝撞,這種聲勢,可謂山崩之勢。
可憐數千清軍此時是進退不得,眼睜睜地看著滅頂之災降落在自己頭上,然後在自然災難麵前,成了一坨肉泥,甚至連肉泥都稱不上。
而這不是全部,被巨石所帶動的沿路斷木石塊,到最後已經成了真正的山崩,整個半山腰以下已經被濃濃的煙塵籠罩。
如暴雨般傾盆而下的土木石塊,傾泄至山下,甚至連備戰的清軍一部分都被吞沒。
這種慘烈的景象甚至連沈致遠都看得目瞪口呆,他原本隻是想清除陣地前樹木的,可不想引發了一場猛烈的天災。
所有明軍將士都目瞪口呆,而後齊聲歡呼起來,“天佑大明!”
多鐸退了,就算他不甘心,但天意如此,他隻能撤退,一天時間,他損失了數千人,再打下去,就不是錯誤,而是罪過了。
他率軍退至老槐村,原本明軍建造的要隘駐守,隨後向清廷上書請示。
平崗山一役,雷聲大雨點小,一天時間,倉促開始,又倉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