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4.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2 / 2)

雖說湖北之戰慘敗之後,忠貞營戰力下降很快,可留下的,卻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了,怎麼會潰敗的如此迅速?

不對,這其中一定有詐。

博洛腦子非常清醒,在經過了紹興府、寧波府兩戰皆敗之後,特別是多鐸的死亡,讓博洛對吳爭的帶兵指揮能力評估有了長足提升。

不得不說,博洛有種如臨大敵的感覺,吳爭,你究竟想幹什麼?

博洛思路非常敏銳,他的思維和判斷,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按這樣猜測下去,其實已經離正確答案不遠了。

但,可惜的是,猜測總會與事實有分岔,猜測受情報、形勢、實力還有來自清廷的命令所影響。

博洛的思維在接下來一步,進入了誤區。

他想著吳爭究竟想幹什麼的時候,身子稍稍向後退,盯著地圖的瞳孔開始收縮,交戰區域,湖廣、江西、浙江三地的局勢慢慢變得清晰。

明軍的兩路進攻箭頭、忠貞營兩路向南潰退,金誌達占據南昌、臨江、撫州三府之地的三角,慢慢地在博洛腦海中盤旋。

突然,博洛就想通了,吳爭的真實用意,是在禍水南引。

將忠貞營和金誌達義軍趕向南邊,使得江西以北一片狼籍,由此來削弱清軍在江西境內的實力,這樣皆可以避免與清軍直接交戰,使得戰爭重啟,又能達到減輕江西清軍對浙西的壓力。

博洛輕輕一擊掌,抿嘴想道,沒錯了,這就是吳爭的目的。

對敵人戰術思想的研判,博洛是準確、敏銳的,但,博洛終究隻是一方主帥,他缺少了戰略思想研判的能力和條件。

當然,這不是說博洛不夠聰明,或者沒有這方麵的能力,而是戰略思想,不僅需要有大局觀,還需要有無數的情報堆積和對敵方主帥思維的熟悉掌握。

顯然,博洛是不具備的。

所謂身在其位,方可謀其政。一方主帥,長年領兵駐紮在外,很難接觸到這世界當下發生了什麼,這就造成了博洛明明已經站在了通向正確的門口,卻因一條岔路,走錯了方向。

差之毫厘,謬之千裏。這怪不了博洛,因為他,盡力了!

“與忠貞營及賊兵交戰,徒增傷亡,反而為明軍作嫁衣裳。隻要忠貞營不潰退進入廣信府,我軍就無須主動迎戰,等到明軍徹底殲滅忠貞營,此戰自然就會平息,江西土地,自然會歸還我軍……明軍尚不敢破壞停戰協議,與我軍交戰。眼下我軍兵力捉襟見肘,須保存實力,不能將兵力浪費在與忠貞營的交戰上……傳本帥令,我軍一律據城固守,沒有本帥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交戰。”

錯了,真得錯了。

博洛哪會想到,吳爭哪是要禍水南引,吳爭是想要你的命!

博洛由此錯過了最佳的撤退時間,同時,這道據城而守的命令,讓他失去了對戰場局勢的最直接掌控。

當然,這也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從南昌、撫州撤退的清軍與博洛彙合,博洛手中的軍隊已經接近八千人。